2025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寻隐者不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识字与积累学会“寻、隐、遇、松、童、药”6 个生字,认识“者、此、深、处”4个字,掌握“采、药”等词语的书写。通过图文结合理解“隐者”“不遇”等词义,初步感知古诗内容。2. 语言运用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松、童”的发音,背诵全文。通过问答形式体会古诗中人物对话的趣味性。3. 情感与文化感受诗人寻访隐者未遇的遗憾心情,激发对古诗意境的想象。了解古诗中“问答体”的写作特点。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生字识记、古诗朗读与背诵。 难点:理解“云深不知处”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变化。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含拼音与组词,如“采药、松树”)。 课文插图画板(隐士、童子、高山、云雾场景)。 古诗朗诵音频(配古筝背景音乐)。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课题导入与生字学习1. 情境导入(5 分钟)展示插图提问:“图中的老人在做什么?猜猜诗人为什么没找到他?”引出课题《寻隐者不遇》。解释课题:“寻”是寻找,“隐者”是隐居的人,“不遇”指没见到。2. 生字教学(15 分钟) 活动 1:拼音认读教师带读生字(重点纠正“隐 yǐn”“药 yào”的发音),学生用“采+药=采药”组词造句。 活动 2:书写指导示范“童”字(上下结构,注意“立”与“里”的比例),学生练习书空。3. 初读感知(10 分钟)1播放古诗朗诵音频,学生跟读并圈出生字。齐读古诗,强调“松下问童子”的问答节奏。第二课时:诗意理解与背诵1. 图文解诗(10 分钟) 步骤 1:逐句解析“松下问童子”:结合插图观察松树下的场景,想象诗人与童子的对话动作。“言师采药去”:角色扮演朗读,体会童子的回答语气。 步骤 2:难点突破通过画云雾覆盖的高山图,解释“云深不知处”的意境,引导学生用“可能……可能……”造句猜测隐者去向。2. 情感体会(8 分钟)讨论问题:“诗人没见到隐者,心情是怎样的?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延伸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分享“寻找某人未遇”的经历。3. 背诵指导(7 分钟)配乐分段背诵:教师领读前两句,学生接后两句,配合动作(如“遥指”手势)。小组竞赛:用填空法检测背诵(例:松下问童子,______采药去)。五、作业设计1. 基础巩固:抄写生字“童、药”各 3 遍,并用“采药”造句。2. 实践拓展:与家长合作表演诗人与童子的对话场景。3. 文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