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简答题 1、简述机电一体化的定义和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 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 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基本组成要素:控制器、检测传感器、执行元件、动力源、机构 2、何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系统(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动力。 3、试述机电一体化设计中控制用微机的种类及其特点。 1、较完善的适时中断系统:实时控制能力,紧急处理能力。 2、足够的存储容量:有效地保证微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数据处理工作 的正常运行 3、完善的输入/输出通道:逻辑、数字、模拟通道,以及输入/输出通道接 口数。 4、实时时钟控制:作为控制系统实现控制功能的基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要求:字长、运行速度、指令、成本、编程难易、 输入/输出接口扩展能力等。 4、光电隔离电路的主要作用有哪些方面? 1、可将输入与输出两部分电路的地线分开,各自使用一套电源供电 2、可 以进行电平转换 3、提高驱动能力 5、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主要的干扰源有哪些?有哪些抗干扰的措施? 干扰源:供电干扰、强电干扰、接地干扰、辐射干扰 措施:1、供电系统的抗干扰措施主要是稳(稳压)、滤(滤波)、隔(隔离) 2、接口电路的抗干扰措施是采取吸收的方法抑制其产生,然后采取 隔离的方法,阻断其传导 3、接地系统的抗干扰措施的主要方法 是 切断接地环路,例如单点接地、并连接地、光电隔离。 6、试比较开环、半闭环和闭环伺服系统的优缺点。 开环结构简单,造价低,维护较容易;半闭环结构简单,调试方便,加工 精度高;闭环系统加工精度高,速度快,技术要求高,制造成本也高。 7、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法通常有哪几种?大致有哪几种设计类型? 设计方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 计法、优化设计法等。 设计类型: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性设计。 8、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检测传感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体积小、重量轻、对整机的适应性好 2、精度和灵敏度高、响应快、稳定性好、信噪比高 3、安全可靠、寿命长 4、便于与计算机连接 5、不易受被测对象的影响,也不影响外部环境 6、对环境条件适应能力强 7、现场处理简单、操作性能好 8、价格低廉 9、试述提高软件设计可靠性的措施有哪些? 1、增加系统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