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两个结合”心得体会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文明的生成,是长期积累的历史过程,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化学反应”,是一个多向度发生作用的过程。其中,马克思主义以其强大的真理性,为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思想指引。同时,新的文化生命体的生成,又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为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提供了深厚文化土壤。这一“化学反应”的关键一步,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既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根基,又赋予新的文化生命体以现代化的生机活力这一深刻的“化学反应”,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的。现代化不仅是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过程,也是创造新的文明成果的过程。区别于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文明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和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和时代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滋养。正是在这种传统与现代深度交融、相互形塑的过程中,新的文化生命体孕育而生,不断生长成熟。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深刻性、新的文化生命体的有机统一性,这个分析视角我很赞同。我们通常所讲的化学反应,一般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要素,其中,最根本的是人的现代化。从文化哲学角度看,人是文化的存在,培育、呵护和呈现我们的文化生命是人生的目的性指向。对于一个民族的存在与发展来说同样如此。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根脉,传统文化在漫长历史沿革中孕育形成的文化生命体是一个有机的存在,其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关系1贯穿其中的内在文化精神,对于文化生命体具有整体性的统摄和引领作用。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立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