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互帮互助共建意见各乡(镇)党委、工业园区党委,县直有关单位党组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的要求,进一步探索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不断提高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经研究,决定在部分机关党支部和农村、社区、非公企业党支部中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结对共建活动试点。特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促进发展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推动机关、农村、社区和非公企业等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改进组织生活、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活动实效,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城乡之间党的基层组织融合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追赶与新跨越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工作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努力探索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的新机制,使城乡基层党组织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有新突破,在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上有新举措,在推进基层党的建设中探索出新经验,在促进工作上创造出新业绩,实现“班子联优,实力联强,党群联心”,力争使80%参与结对共建活动的基层党组织达到红旗党组织标准,并涌现一批在全县和全市具有示范作用的红旗党组织。2、具体目标。通过结对共建活动,使基层党组织达到“五个一”的目标。一是建设一个好班子。支部班子成员团结协作,服务和发展意识强,每年能为群众办好3件以上的实事,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班子成员在群众中的威信高,群众满意率在90%以上。二是带出一支好队伍。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本领高,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达到80%以上。农村党员“双带致富”能力强,60%以上的党员有一项致富产业,收入高第1页共5页于全村平均水平,并能带头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各项公益事业建设;机关和非公企业50%以上的党员成为本单位、本企业的岗位能手和标兵,成为完成业务工作的中坚力量;社区党员60%以上达到“党员示范户”标准。三是理出一个好思路。准确把握发展的优势,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农村在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及农民增收,机关在业务工作,社区在小区服务,非公企业在服务生产经营、开拓市场等方面有特色、有亮点,在全县及所属行业、部门成为先进或典型。四是形成一套好制度。班子决策民主化和运行机制科学化,干部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等制度健全,党员“卡”式管理、“一册一线”、“党员先锋岗”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有效运行,坚持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公开,服务承诺、联系帮扶等各项为民服务机制得到贯彻落实。五是建设一个好阵地。支部有面积适中、功能完善的标准化活动阵地,室内办公设施、电教设备齐全,布置美观大方,制度上墙规范,能够满足党员、群众开展学习、培训、议事所需。三、共建形式和内容按照“差异性、互补性、帮扶性”的要求,采取“1+1”的方式,安排部分重点的机关、农村、社区和非公企业党(总)支部,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结对共建活动试点。与农村的结对,原则上安排新农村建设挂点的机关单位;与社区的结对,原则上安排驻地机关单位;与非公企业的结对,原则上安排经济或对口主管部门(具体结对名单见附件)。1、上一堂特殊党课。结对共建党组织要按照共建目标要求,以讲特殊党课的形式,每半年双向互动开展1次以上的组织活动,内容根据双方的工作生产、生活和党员的年龄、文化、行业构成及思想实际而定。对机关,可以组织老党员、老先进、老模范到机关党支部讲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宣传党的光荣传统,加强机关党员的党性教育。对农村、社区和非公企业,可以组织本单位、部门的专家作政策解读、形势报告和技术培训等,也可组织参观重大项目,拓宽农村、社区和非公企业党员的视野。2、认一门城乡“亲戚”。要在结对共建党组织的党员中开第2页共5页展“一帮一”互帮互助活动,按照党员自愿原则,由机关党员和农村、社区、非公企业党员(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