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闻秘事凤姐讯家童梗概柳湘莲的事传到薛家,薛蟠和薛姨妈都很难过。唯有宝钗毫不在意,只道这是前生命定的事情,并催促哥哥把从江南带来的货物搬出来并治酒感谢伙计。她则把一些玩意儿打点清楚,分头送给园里众姊妹,连贾环也没落下。“只有黛玉的比别人不同,且又加厚一倍。”谁想黛玉看到这些家乡土物,竟触景生情,伤感了好一阵子,感叹无父母兄弟,客寄亲戚家中。幸亏宝玉不时说些玩笑话逗她开心,她才不好再流泪叹息。袭人因宝玉出门,便出来到凤姐处闲坐,发现凤姐平儿神色不同往常,一会儿便告辞回家。原来平儿听到小厮们说什么“新奶奶旧奶奶”,便告诉了凤姐。凤姐疑心大起,叫来常跟贾琏的小厮旺儿和兴儿审讯。二人害怕凤姐的威势,终于把贾琏怎样认识尤二姐、何时婚娶、新房子的地址等和盘托出,并提到贾珍父子的怂恿。凤姐听后,气得两眼发直,终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赏析•薛宝钗“会做人”。尤三姐为爱情的失掉而自杀了,薛蟠的救命恩人柳湘莲为真爱的失去而出家了,贾府中就像贾琏这样的只知色而不知爱的男人,都“不胜悲痛”,薛蟠这种蠢货也为此而痛哭,薛姨妈也为此事而叹息不已。而薛宝钗,对此却若无其事,劝她母亲不去管这事。这说明两个问题:其一是,宝钗的爱情观是“婚爱唯一”,而情爱,对她来说,是可有可无的,是婚姻的附属品。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观是情爱第一。薛宝钗则是婚爱第一;对于“情爱”,她是冷漠的。因此,她是不可能理解尤三姐和柳湘莲的。其二,薛宝钗的人生观是利己主义,是人往高处走,是“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从这里出发,她对待周围的人和事,都用“对我是否有利”这个标准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尤三姐自杀,柳湘莲出家,与我何干?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会做人”的一个大原则。•兴儿,在尤二姐面前,能自由说话,妙语滔滔,说王熙凤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说二姑娘是“二木头”,三姑娘是有香有刺的玫瑰花;说遇到林薛两位大美人不敢出气,怕气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气暖了,吹化了薛姑娘。真是个绝顶聪明的口才家了。但在凤姐面前呢,他却是一只可怜的小狗。凤姐讯家童,是专制主义社会中的一副生动图画。上回尤三姐公案已经了结,尤二姐如何结局自当接叙,但竟接连直写,文情便少波折。此回却先叙薛蟠酬客,次写宝钗送物,及黛玉思乡,徐徐接入风姐闻风。纡回曲折,引人入胜。叙薛蟠酬客,宝钗送物,不但文情曲折,且借薛姨妈口中逗起薛蟠娶亲,借莺儿口中引起风姐闻风。远针细线,丝丝人扣。酬客、送物并非闲笔,正是事事周到处。写凤姐怒诘兴儿,先后回话,将一副凶恶面孔,一副畏惧形状描画入神,丹青不及。回评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梗概凤姐心下早已算定,只等贾琏前脚走了,便命匠人收拾装饰厢房。一切就绪以后,便让兴儿带路到二姐门前。二姐虽然吃了一惊,仍整衣以礼相见,而且谦恭谨慎。见凤姐俏丽若三春之桃,说话又和颜悦色,人情人理,便认为小厮的话是因不遂心而诽谤凤姐,因此竟把凤姐当作知己,并跟从她搬进大观园,先在李纨处住下。凤姐又变法将尤氏的丫头退出,另派一心腹服侍。但几天后,便开始刁难二姐,二姐有苦难言。凤姐又挑唆二姐的前夫张华状告贾琏“国孝家孝之中,强逼退亲,停妻再娶”,暗地里又打通官府,判张华无赖诬陷良人,只传贾蓉对词。有此借口,凤姐怒气冲冲来到宁府,把尤氏、贾蓉大骂一通。吓得贾蓉跪下哀求并自己打嘴巴子。风姐仍哭闹不止,把尤氏揉搓得衣服上全是眼泪鼻涕。后又软语与尤氏母子商量,如何骗过老太太、太太等人。然后凤姐赚得五百两银子高兴而返。赏析•虽然《红楼梦》在多方面写了王熙凤的两面三刀,但是最集中的,就是王熙凤算计尤二姐一段。这里曹雪芹写了四段来表现王熙凤的泼皮。第一段是见尤氏,来时即气色不对,见了尤氏,照脸一口吐沫淬过去,完全的泼皮骂街式,如连珠炮一般,容不得尤氏分辨。骂完尤氏又骂贾蓉,又是哭天抢地,又是要见官,还要打,这一通闹弄的仆人等也觉得好笑。这次闹的目的是告诉尤氏有人告官了。接下来,王熙凤开始哭,大放悲声,这是告诉尤氏我不嫌他妹子嫁贾琏,而是娶尤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