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的理论知识概念刮痧法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人体体表一定部位的皮肤上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痧斑或痧痕,从而达到疏通腠理、调畅气血、逐邪外出目的的一种技术。刮痧治病原理中医认为:痧症是人体受秽浊邪气所伤,经络不通,气血逆乱。通过刨刮人体一定部位,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同时使体内邪热疫气外泄,宣邪透表,则实热可泻,痧毒可除。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刮痧能使神经系统兴奋,血液、淋巴液循环加速,新城代谢旺盛,激活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抗病能力。适应症1.广泛适用于临床各种疾病,如颈肩痛、腰腿痛、头痛、感冒、咳嗽、失眠、便秘等。2.夏秋季节发生的各种急性疾病,如中暑、霍乱、痢疾等。3.还具有保健、美容功效。禁忌症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及妇女的乳头禁刮。2.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者、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小儿囟门未合,头部禁用刮痧。3.白血病、血小板减少者慎刮。4.体形过于消瘦、皮肤病变处、出血倾向者、女性月经期、过饥过饱者均不宜用刮痧法。刮痧工具常用器具:凡大小适中,边缘光滑的硬物都可作为刮痧器具。汤匙、小碗、酒杯、牛角刮痧板较常见。常用介质:为了减少刮痧时的阻力,避免皮肤擦伤和增强疗效,在刮拭时用刮痧器具蘸润滑油或活血剂。如清水、植物油、刮痧油。刮痧工具刮痧器具刮痧介质刮痧操作技巧刮痧板一般与人体皮肤呈45°至90°角,刮痧板在刮拭时先涂抹介质,再以施术部位为中心,尽量向外周扩大范围。刮拭顺序:刮痧时,一般先刮肩颈部、项背部,再刮胸腹部、肘腘窝。刮拭方法1.头部——头部有头发覆盖,不必涂刮痧润滑剂。为增强刮拭效果,可使用刮板薄面边缘或刮板角部刮拭。刮拭方法2.面部——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面部出痧影响美观,因此手法需轻柔,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刮拭方法3.背部——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3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刮拭方法4.胸部——胸部正中线任脉天突穴到膻中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刮拭方法5.腰部——腹部由上向下刮拭。刮拭方法6.四肢——四肢由近端向远端刮拭,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浮肿患者,应从肢体末端向近端刮拭,关节骨骼凸起部位应顺势减轻力度。注意事项1.室内空气流通,但忌对流风,以防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2.刮痧用具边缘要光滑,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3.刮痧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刮,报告医师,配合处理。4.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安定,饮食清淡,忌食生冷油腻之品,30分钟内忌冷水浴。5.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后备用。6.刮痧次数一般是第1次刮完等3~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2次刮治。出痧后1~2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忌搔抓。注意事项7.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如刮背部,应在脊柱两侧沿肋间隙呈弧线由内向外刮拭,每次刮8~10条,每条长6~15cm。颈、腹、四肢,由上向下刮拭。8.刮具与皮肤之间保持45°~90°刮拭,一般每分钟刮100次。对于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9.正常人保健或许是夹杂证患者,宜用平补平泻手法;年老、体弱、久病者,宜用补法(速度慢,刺激时间较长);体壮、新病、急病者,宜用泻法(刮拭力度大,速度快,刺激时间较短)。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