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农村红白喜事的调查和思考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文秘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对农村红白喜事的调查和思考,请大家参阅。**乡地处较为偏远,人口1.3万人,历来以农耕为主业。**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传承着数百年的客家民俗,在工业化、信息化的年代里,红白喜事又依旧沿袭着客家人的传统。在**任职的两年来,经过我本人的亲身经历和有心观察,**人办红白喜事大多数仍按照传统规制操办。一般宴请亲戚朋友不会超过30桌,至多也不会50桌。平均下来,一般在30桌上下。若遇结婚娶妻的喜事,仍有办2天6餐的风俗。近两年**人办红白喜事,多数仍在自己家里办,请村上或组上善于烹饪的妇人主厨,家中妇人协助。食材一般取自本地,素菜的自产自消,“杀猪”菜也来自自家的猪圈。近几年商贸品种丰富,圩镇餐饮业发展起来之后,才逐渐到市场上买食材或到饭店里“包席”。“礼金”也是因传统而来,原为表达祝愿。但随着近些年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操办红白喜事的“礼金”也开始水涨船高。直系亲属之间的“礼金”可以上千上万,旁系亲属则一般在500—1000元,亲朋好友一般100—300元,街坊邻居则一般在50元左右。农村红白喜事寄寓着一个地方的风俗和人情,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一直存在。但如果不加引导,而演化成攀比和奢侈浪费之风,则会将“人情”变成“人情债”,不利于乡风文明建设。我建议——一、加强引导,深入宣传。结合农村的特点,印制相关的年画、宣传画、扑克牌,免费分发给各家各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节俭办事。二、制定村规民约,提升村民自治水平。将节俭办理红白喜事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提出相关约条,旗帜鲜明地提倡节俭,反对浪费和攀比。三、选取民间“理事”,成立“理事会”适时进行干预。第1页共2页由村民选取德高望重的村民作为红白喜事的“理事”。由理事在红白喜事操办之前适时介入,加强对规模、食材等的“成本控制”。目的是让办事的人把事办得“体面”,但又不致浪费。四、形成工作机制,引导和监督红白喜事。支部村委每年发出一次倡议、家户提出申请、理事会受理服务、办理情况及服务评价反馈四个环节。五、对公职人员要依照党纪和相关规定加强监管。党员干部带头签订制止大操大办承诺书、申办户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通过干部带头、示范引导,节俭办事的理念逐步深入民心。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