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产永无误差的、接收式电子钟表的设想牛车小学王明过去有句名言“时间就是生命”,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又喊出了“时间就是金钱”,都是说明时间的宝贵。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每天的作息时间都排得满满的,更需要随时随地准确地掌握时间。作为计时工具的钟表,从老式的机械钟表,初始的电子钟表(实际上是“电示”钟表),到如今的石英钟表、自动钟表,尽管种类五花八门,款式琳琅满目,价格也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是依靠自身内部安装的振荡系统来计时的,其计时精度取决于内置振荡器的精度。而无论是早期的机械振荡器、音叉振荡器,还是后来的石英振荡器、电子振荡器,其精确度都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它们与标准时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误差。尽管现代钟表制造技术高度发达,振荡器的精确度越来越高,但没有一个厂商敢宣称自己制造的钟表没有误差。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这些钟表每隔一定时间就需作调校。(间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钟表的精确度和使用者允许的误差值)。特别是一些靠机械传动的老式钟表,使用时间长了,由于机件磨损等原因,误差逐渐增多,有的几天就得调校一次,十分麻烦。其次,这类依赖自身振荡系统计时的钟表一旦因为某种原因计时被打乱,(如被小孩无意中拔乱,或者机械钟表忘紧发条,电子钟表、石英钟表更换电池,某些自动手表静置的时间过长等。)如果当时身边没有可资比较的标准时间(如在偏远的山村或身处荒郊野外),就无法重新校正,就可能误事。常见有的人在与人对表几天后发现表仍然不准,原来对方的表也有误差。当今世界上走时不准的钟表可说成千上万,(因钟表不准而误事的更难以计数。)广播电台应是对时间精度要求较高的部门,我因常听广播,却发现有的县市级地方台的整点报时与中央台竞相差近二十秒,可见问题之严重。能否生产一种不需调校而又总是准确的新式钟表呢。我从人们常与电视对表这一现象中受到启发。电视显示的时间为什么总是准的呢。那是因为它不是依靠自身安装的振荡系统来计第1页共4页时,而是直接接收电视台发送的时间信息,即它显示的是电视台里计时系统的时间,而电视台的计时系统比我们一般人所用的钟表当然要稳定准确。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完全可以生产一种新的接收式电子钟表,它也不用振荡器计时,凭接收特定的标准时信号来显示时间。标准时数字信息(包括年、月、日、时、分、秒,并可以附带星期和农历)由国家天文台授时中心通过地球同步卫星统一发送。(也可通过遍布全国的广播电视系统或手机基站附带发关。)由于它不靠自身设置振荡系统计时,所显示的时间直接来自接收的标准时数字信息,与国家授时中心的计时系统同步(国家授时中心的铯原子钟几百万年才误差一秒),当然不存在误差,不用调校,却“永远正确”,而且全国高度统一。(甚至可做到世界统一。三颗同步卫星发射的无线电波就能覆盖全球,如果由它们统一向世界各地发送特定的标准计时信号,再由各人根据自己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时区在手表上进行相应的设置。这样,不论你身在何处,哪怕远在天涯海角,也能随时准确地知道当地的标准时间。)这一点对于那些对时间精度要求较高的特殊部门(如科研、邮电、广播电视系统以及军事等)和特殊工作意义尤为重大。并且这种接收式电子钟表,即使因为电池耗尽不能显示,更换电池或充电后不需调校,显示的仍将是标准时间,不差分毫。(就像电视关掉后不论多久,开机后显示的时间总是准的一样。)现在的钟表市场上,精确度高的名牌钟表大多价格昂贵,一般人少有问津。这种新式“收时钟表”问世后,人人就都能以普通的价格享用零误差的钟表(就其精确性而言,将超过目前所有的世界名牌),这将是一件多么令人向往的美事。人们再也不用为对时校表而费心,而一些人也无法再以钟表不准作为自己不守时的理由了。(现在有的人迟到常借口自己的钟表慢了,为使人相信,甚至在到之前故意将表往后拔一些。而新式“收时钟表”所显示的时间来自接收的标准时信号,想有意把它调快调慢都不可能。)此外,还有一个不被一般人注意的问题。据有关资料,经科学家们精确测定,地球的自转速度在以极其微小的速度逐渐变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