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公德演讲稿范文社会公德演讲稿:遵守社会公德,从小事做起也许大家都看过中央台的一则公益广告。舒服不过倒着,你舒服了,别人呢。画面上一位年轻男子躺在公共场所的座椅上睡着了。一位老奶奶走过来,想坐下来休息,看了看,无奈的走开了。一位老爷爷拄着拐杖蹒跚地走过来,也看了看,在椅子边上凑合着坐下来,刚坐下,被躺着的年轻男子一脚踹倒在地。看到这儿,让我想起前几天在《平顶山晚报》上看到的一篇报道:一辆30路公交车上,一位瘦弱的年轻母亲抱着发烧的儿子,身旁还有两个空位。小男孩几次将脚放在空着的座位上,也许这样会让身体不舒服的他好受些。但每一次,母亲都把儿子的脚搬下,耷拉在空中。乘客看不过去,劝说这位母亲反正座位空着,不如让孩子好受些,但她执意不肯,担心弄脏了座椅。两件事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躺在公共座椅上,弄得别人无法坐下来休息;一个是不让儿子的脚放在空座位上,为的是不弄脏座位。也许在许多人看来,这些都是小事,但就在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当中折射出人们的美与不美。年轻妈妈的美德,感动着我们。美德,其实是如此容易表现,以至于我们在平时不屑于表现,甚至在刹那间选择了放纵。如果我们每个人在平时生活中都注意自己的言行:比如不随手扔垃圾;下雨了不把湿伞放在座位上;不让孩子站在座椅上乱蹦......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社会公德演讲稿今天要讲的题目是。社会的公共道德。社会公共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等。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说到公共道德,我想起了我们学校师生对广西XX县区古潭第1页共7页乡中学的对口扶贫行动,资助贫困的同龄人完成学业,这不正是良好的社会公德的体现么。再看一个外国的例子。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社会公德的体现么。我这里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道德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道德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道德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一个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道德,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清朝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公德的历史教训。公共道德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道德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吗。不会。个人道德修养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必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道德修养。人的道德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道德的基础。第2页共7页而一个社会的道德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道德。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地冲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