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峄山镇大庄小学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十册第75~77页例1、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并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出简要的、合理的说明。(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概括能力(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2)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勇于解决问题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探索、发现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归纳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法:引拨法,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法,归纳法,谈话法等。学法:猜想验证实验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在下面□中填上合适的数.12÷3=(12×10)÷(3×□)18÷6=(18÷□)÷(6÷3)2、4÷5=()/()2/()=()÷3问题:(1)你是根据什么填入上面的数的?(2)“商不变的性质”的内容是什么?(3)除法与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二、故事引人,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西游记》的故事吗?1生:喜欢。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二块,分给第一个小猴子一块。第二个小猴子见到说:“太小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第二个小猴子两块。第三个小猴子更贪,它抢着说:“我要四块,我要四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第三个小猴子四块。师: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生1:不公平,第三个小猴子分得多。生2:公平,因为他们分得一样多。三、探究新知,解决问题:(一)验证猜想师:到底谁的猜想是正确地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1、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1)折请同学们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把每张纸都看作单位“1”。用手分别平均折成2份、4份、8份。(2)画在折好的正方形纸上,分别把其中的1份、2份、4份画上阴影。(3)剪把正方中的阴影部分剪下来。(4)把剪下的阴影部分重叠,比一比结果怎样。要求:1、三人为一小组,小组中每人选择一个不同的分数,先折一折,再画一画,剪一剪的方法把它表现出来。2、三人做好之后,将三副图进行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3、学生汇报。请这一小组同学谈谈发现:通过比较,三副图阴影部分面积一样,因而三个分数一样大。4、(教师课件)出示1/2、2/4、4/8相等的过程。2、师:仔细观察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小组合作,学生仔细观察,讨论,学生汇报小结:它们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没变。(二)初步概括分数基本性质算一算:1、师: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为什么分数的大小却相等的?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吗?请小组合作,讨论这个问题。2、学生小组合作,观察,讨论。自学提示:A、从左往右观察,想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才能得到下一个分数,且分数的大小不变呢。B、从右往左观察,想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才能得到下一个分数,且分数的大小不变呢。3、小组汇报:2生:我发现了1/2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2得到了2/4,1/2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4得到了4/8。请二名同学重复。师:你们想得一样吗?我把1/2的分子分母同时乘2得到了2/4,2/4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又得到了4/8。在这个分数中我们是把分子分母同时乘2,分数的大小不变,那如果我们把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5,分数的大小变吗?同时乘以6或8呢?那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个式子来总结一个规律呢?(课件同时出示变化过程)生回答: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请一至二名同学回答。师板书: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师: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