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说课稿数教11111号李嘟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桃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展开。一、说教材地位作用及联系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及其应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及其应用的基础上再来进行学习的,也为后面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及其应用、乘除混合运算等知识奠定基础。编排意图那么,请大家翻到教材,仔细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它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教材先创设了2只猴子分48个桃子的情境。得到48÷2这个式子,在第一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过口算除法,在这里主要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以及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意义。第二部分,教材再用3只猴子分48个桃子的情境,得到48÷3,由于十位上的数不能被3整除,口算就不太容易了,需要列竖式计算,让学生体会到竖式计算的重要性,且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意义。第三部分,学生通过“试一试”的练习巩固新知,同时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推广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上去。教材的编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体现了知识结构的有序性,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认识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分桃子”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难点基于数学知识结构和课程标准要求,我将“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将“理解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竖式计算的算理”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二、说教法和学法基于学生有了一定的除法计算的相关知识,我会在导入时利用故事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在探索时先采用直观的方法,借助课件展示来分桃子。在自主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我会下台巡视,指导学生,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路人。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因此在学习活动的形式上,我又采用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三、说教学程序设计通过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算法探究(二)、情境延伸、再探算法(三)、层层练习、发展思维(四)、课堂小结、感悟延伸接下来,进入我的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算法探究“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桃子吗?老师今天先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分桃子。”(板书课题)并用课件展示:夏天到了,猴哥哥决定带着猴弟弟去摘桃子吃,它们越摘越多。最后一数,竟然一共摘了48个桃子。利用这个故事创设情境,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在激趣的同时,引出了问题。那么为了防止它们打架,我们要怎么分啊?学生会说平均分。此时我会再黑板上直接给出题目。全班同学先一起读题,接着我会提问: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一起回答,我再进行板书。接下来请同学们照着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你可以直接计算,当然也可以借助你手上的学具。在此之前我会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之后再与小组成员交流,最后汇报。这一环节我基本上是采用了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因为,第一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其次是学生有能力、也有一定的心理驱动。对于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我在巡视中注意发现,并及时地予以指导。我预测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方法1:利用小棒代替桃子,十个一捆,48个桃子就是4捆加8根,先分4捆的,这时每只猴子能分到2捆也就是20根。再分剩下的8根,每只猴子就能分到4根。加起来就是每只猴子28根也就是28个桃子。方法2:口算:40÷2=208÷2=420+4=24方法3:竖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