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线的选择侧光的运用,突出了雪景的明暗层次,加之阶梯影子的搭配,使整体画面的影调更富有变化。光圈F4曝光时间1/1250s焦距96mm感光度100由于雪是一种洁白的晶体,其反光度较高,当太阳照射到上面时会显得更加明亮。因此在雪景的拍摄中,如果以正面光或顶光进行拍摄,由于光线平正或垂直照射的关系,不但不能使雪白微细的晶体物产生明暗层次和质感,而且会使景物失去立体感。因此,为了表现出雪景的明暗层次以及雪的透明质感,拍摄雪景最好是雪后晴天,如能赶上清晨的光线则更好。在阳光下,运用侧光、侧逆光和逆光,最能表现雪景的明暗层次和雪粒的透明质感,影调也富有变化。即使是远景,也能产生深远的气氛。但是,逆光照射在白色面积较大的雪景上,没有被雪所覆盖的其他色调的景物必然会因此而容易变成黑色。所以为了使雪景中的白雪和其他色调的景物都能够有层次感,拍雪景时,最好选择柔和的太阳光线。光线的运用在摄影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很多情况下摄影者们无法去改变自然光线,因此只有等待光线的变化或者采用不同的角度合理地利用光线。二、正确测光和曝光冬雪过后,海边呈现出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光圈F13曝光时间1/640s焦距28mm感光度200正确测光和曝光是拍摄雪景照片成败的关键。在大面积雪景中,用照相机内测光系统测光,根据显示的数据拍摄雪景一般都曝光不足。这是因为照相机的内测光表都是以一定的程序进行测光的,它所显示的数据是综合场景中高光部分、中间色调、阴影部分的平均光值。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行的,但在雪景中强烈的反射光往往使测光结果相差1~2级曝光量。在这种情况下,摄影者可使用曝光补偿,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增加1~2级曝光量。可能有些初学者对于曝光补偿这个概念不太清楚,简单地来说,曝光补偿就是在相机测得的曝光量上增加或者减少曝光量。例如光圈优先的情况下相机所测得的曝光参数为F2.8、1/60秒,如果此时增加一档曝光补偿,那么曝光参数将改为F2.8、1/30秒,减少一档曝光补偿,那么曝光参数将改为F2.8、1/125秒。当然,摄影者也可以利用手动模式调整光圈快门,一样可以达到曝光补偿的效果。摄影者还可以采取比较常用的办法,那就是用相机对准中间色调的物体(可以是树木等接近灰色的物体),然后半按快门不松手,再将相机对雪景进行构图拍摄。在整个过程中,摄影者一定注意,不要对着白雪直接测光拍摄。三、拍摄雪花飘舞的景色利用高速快门定格雪花飘落的瞬间状态,但是由于大部分背景过于明亮,使得雪花并不明显。光圈F4曝光时间1/250s焦距24mm感光度200慢速快门和深色背景的利用,使得雪花飘落的痕迹一目了然。光圈F4曝光时间1/5s焦距78mm感光度500在下雪天如果摄影者想要拍摄雪花飞舞的照片,重点需要注意背景的选择和快门速度的应用。如果摄影者想要表现雪花飞舞时的线条感,那么可以选择慢速快门拍摄,一般以1/15~1/60s为宜;如果摄影者想凝固雪花飘落的瞬间,那么可以选择快速快门拍摄,雪花被定格在某一瞬间,从而给人一定的跳动感。在背景的选择上,摄影者应该选择较深的背景作为衬托,因为暗淡的背景比起明亮的背景更能够强调雪花的存在感,同时可以避免背景对雪的干扰。四、利用一定的载体来表现雪景白雪积落在干枯的树枝上,使画面更具故事性。光圈F3.4曝光时间1/500s焦距8mm利用树木和屋顶的局部做为载体,规整的构图刻画出别样小景。光圈F14曝光时间1/250s焦距300mm对于雪景,摄影者不仅要把镜头对向被大雪覆盖的大面积的场地,而且也要多多观察其他一些小细节。比如说被雪包裹的树枝、建筑物、篱笆等。这些素材的表现或许能给雪景的表达带来更丰富的含义,也同时加强人们对冰雪的感受。当摄影者们要选择树挂为拍摄对象时,应该优先选取多细条枝干、低矮但茂盛的树林或者单独的树枝进行拍摄。对于构图不论是整个树枝的全景还是局部一个小枝头的特写,都具有鲜明的表现力。五、利用色温表现不同的温度感雪景本应该是洁白无瑕的,不过在不同的气候或者时间段里,摄影者可以通过不同的色温来得到不一样的雪景效果。在阳光明媚的冬日里,受直射光的影响,拍摄的画面能够直接呈现出雪的洁白;在阴天拍摄时,受光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