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XX县区水利局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总结按照《XX县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沙村发[20XX]1号)和《关于对全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进行督导的通知》(沙村发[20XX]3号)文件精神,为全面完成全区27个“难点村”的治理工作,切实做好村组与“水”相关的各项工作,去年4月以来,我局积极向上争取,筹集资金,加强“难点村”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农田水利技术推广和指导供水、饮水和节约用水等工作,有效促进了我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一、深化认识,齐抓共管,确立集中整治新思路“难点村”与“水”相关的各项工作,一直是我局狠抓的重点,也是难点。尽管多年来,水利部门一直在努力治理整顿,但仍有不少村存在前整后瘫的问题。造成“难点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出现了许多涉水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二是部分“难点村”由于历史包袱、债务等原因,导致农业经济发展滞后;三是我区大部分农田排灌标准不高,村组渠道淤塞严重,建筑配套不全,制约了农村、农业的发展。为此,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点面兼顾,1制定措施,针对“难点村”的治理工作,局各科室、乡镇水利站、长湖管理局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集中解决影响和制约全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突出水问题。二、明确责任、深入细致,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按照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协调小组的统一安排,我局针对工作目标,明确了有关单位、科室的工作责任。去年以来,局主要领导多次带领有关技术人员深入群众,深入“难点村”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第1页共2页三、“难点村”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效果1、积极争取“中小”电排站建设项目,强化“中小”电排站的运行管理。“难点村”单机容量30千瓦以上的排灌站,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了项目改造,对全区10条中小河流认真规划,尽早进入项目“笼子”。其中20XX年争取小农水资金200余万元,圆满完成了岑河原种场南桥分场小型水利项目的建设任务,该项目恢复和改造灌溉面积1400亩,改善灌溉面积2500亩。向省防办争取到抗旱资金200万元,我区的水利设施抗旱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20XX年小农水项目即将实施,并注重向“难点村”倾斜。2、积极向上级争取尽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20XX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评审已完成,计划下半年开始实施,计划总投资1270.1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762.11万元,地方自2筹508.07万元),解决区域包括岑河镇、岑河原种场、省畜牧良种场、市农科院等4个单位共4068户、14864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让“难点村”的农民群众也吃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3、筹集资金49万元解决了“难点村”水利设施的薄落环节。其中岑河镇刘渊村元老桥改建5万元,岑河镇庙兴泵站维修2万元,观音当倒虹管改建2万元,观音当镇泥港湖泵站维修40万元。4、努力帮助“难点村”解决有关涉水问题。其中为岑河镇西湖村新农村建设帮扶资金5万元,为岑河镇筹集防汛抗旱救灾款2万元。5、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为契机,摸清全区水利“家底”,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区委、区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为彻底解决“难点村”的困难和问题,贡献水利方面的力量。二○一一年七月七日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