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激发乡科级领导干部内在工作动力的思考关于乡科级领导干部日常监督与管理的思考陈广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切实改进党的作风,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日常管理监督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有效途径,必须不断完善日常管理监督制度,深化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新思路,着力乡科级领导干部日常管理与监督的突出问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乡科级领导干部日常管理与监督体系,锻造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乡科级领导干部队伍,同时也发现在乡科级领导干部日常监督与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我县的主要做法(一)以干部考核为抓手,加强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监督与管理坚持从工作实绩出发,着力解决困扰乡科级领导干部日常监督和管理的常规问题,积极推进干部日常监督与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引导和规范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行为,提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一是坚持工作实绩监控与采集干部表现信息相结合,加大平时监督管理力度,着力解决乡科级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多人一绩”的问题。建立了以考核目标及主要工作公示制度和平时工作实绩登记制度为主要形式,辅以巡查、谈话、重点调查等手段的平时考核制度。乡科级领导干部按季度填写《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平时工作实绩公示表》,将考核目标及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向群众公示,让群众完整、系统地了解乡科级领导干部的日常表现。建立评价信息日常收集制度,随时收集领导、新闻媒体和纪检等相关部门对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表彰或批评、处分等情况。建立督查部门督导制度、县直综合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分线管理制度,干部监督管理部门定期进行巡访,重点掌握乡科级领导干部在取得工作实绩过程中的主观表现、能力水平、贡献大小。二是坚持日常监管与推进重点工作相结合,建立重点工作第1页共6页跟踪推进制度,着力构筑日常监管链条式工作体系。对在全县整体工作中占有主导地位、具有决定意义的重难点工作,实施重大事项立项推进制度。组织部门加大与县委、政府督查部门的协作力度,对全县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大工作推进、重大改革实施、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和突发事件处理进行跟踪监管,定期通报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全面了解掌握领导干部在关键时候、重难点工作中的能力和表现。对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勇于担当、踏实肯干表现优秀的,进行通报表彰,对日常工作中发现能力水平低、主观不努力等有可能贻误重点工作完成的,及时向县委汇报,进行相应的组织处理。三是坚持把日常监管与惩治相结合,进一步发挥日常监管在干部管理中的作用,着力解决日常监管效能不高的问题。推行干部考核观察员制度,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的“动态”监督与管理。从组织、纪检部门抽调12名政治过硬、工作经验丰富、公道正派人员担任干部考核观察员。每2人一组,每组分包固定单位,掌握干部工作实绩,了解分包单位的廉政建设等方面情况,并把领导干部日常工作表现及八小时以外“生活圈、社交圈、家庭圈”纳入工作视野。观察员把日常工作中掌握了解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形成对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评价资料,作为干部管理的重要依据。对先进典型及时宣传表彰,对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汇报,并予以提醒纠正;对违法违纪的干部,坚决依规、依纪、依法严肃查处,达到惩治一人、警戒一批、教育一片目的。(二)以健全机制、突出重点为切入点,不断增强乡科级领导干部日常管理与监督工作实效围绕“主动监督、关口前移”的工作思路和“以教育为主、预防为主、事前监督为主”的“三为主”原则,不断完善日常监管体制机制,突出监督重点,对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乡科级领导干部“监督是关心、监督是爱护”的意识。一是不断健全完善干部监督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日常干部监管工作合力。建立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交流有关第2页共6页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问题性信息,实行重要信息即时报送制度、举报受理和办理情况季报制度。构筑信访、电话、网络“三位一体”的监督举报平台,畅通干部监管渠道。在干部自我监督方面,建立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