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篇一:初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3)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2、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2)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1、原子的构成2、核外电子的排布教学难点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教学过程【主题一】复习:上一课题的主要内容【主题二】引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那么利用其它方法原子是否可以再分?【主题三】原子的构成【主题四】核外电子的排布【主题五】原子结构示意图【主题六】练习【主题七】小结【主题八】布置作业:金牌学案p28页第一大题六、板书设计课题2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构成中子:原子核1、原子核外电子: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正电荷原子呈电中性一个电子带一个负电荷2、原子中:质子数等=电子数=核电荷数二、核外电子的排布三、原子结构示意图【篇二:初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原子的结构》,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原子的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原子的概念、原子与分子的比较、原子的可分性。2.了解原子的构成。3.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重点、难点:原子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2.疑点:(1)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3.解决方法:以讲解为主,设计出一个个问题情境。利用实验,幻灯及比较表格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思考讨论,在的帮助下,自然地得出结论。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既然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很小的微粒,那么分子还能不能再分呢?以下先看一个实验:[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观看氧化汞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讲解]:氧化汞分子由更小的微粒构成,受热时这些微粒彼此分开,成为汞的微粒和氧的微粒,这种微粒叫原子。[板书]:一.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学生活动]:观察讨论氧化汞受热后发生的是什么类型反应?生成了哪些新物质?[提问]: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教师活动]:对比分子的特征,引导学生归纳出原子的特征。[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并找出原子的特征。[板书]:2.特征:(1)原子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2)原子在不停地运动。(3)原有一定间隔。(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只是发生重新组合。[巩固提问]:(1)用原子和分子的概念解释:水受冷结冰是什么变化?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是什么变化?(2)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氧气、氧化汞、二氧化碳的构成?[学生活动]:讨论并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填写原子与分子比较的表格。[板书]:3.填表:原子和分子的比较[提问]: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能再分。用其他方法能不能再分呢?[教师活动]:放映描述原子结构的录像片,挂出教材第二章表21几种原子构成的小黑板,说明几种常见原子的构成情况。[学生活动]:观看、思考并在头脑中建立原子结构的微观模型。[教师讲解并板书]:二.原子的结构原子核所带的正电量=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量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教师设疑]:原子那么小,有没有质量呢?[学生活动]:阅读第二章表22观察氢、碳、氧、铁四种原子的质量。[教师讲解]:原子虽然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而且不同原子的质量各不相同。称量原子的质量若以千克作单位,无论书写、读数、记忆,使用起来都极不方便(正像以吨为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一样的不方便)。现在国际上采用了一种记录原子质量的方法相对原子质量。[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相对原子质量,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板书]:三.相对原子质量概念:以一种碳原于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讲解]:相对原子质量跟原子质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