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市黄牛产业发展情况调查**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根据**安排,最近,我们先后深入**、**县,通过视察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听取情况汇报,与有关专业人士座谈等形式,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了基本情况,分析了存在问题,并就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提出了一些对策。做法和成效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文化旅游名市”为目标,强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我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品牌目的地”等荣誉称号。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64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8.3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0%和27%,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做法是:(一)政府主导,规划引领。市、县(区)政府坚持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科学谋划,加力推进。市上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指导和服务;各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出台了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市、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市上编制完成了《**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为进一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勾画了蓝图。XX县区把文化旅游作为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连续三年召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强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县在出台的《**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将**风景名胜民俗区打造成为**经济区旅游名片、全国知名的周易体验与寻根问祖圣地。**县先后聘请10多家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规划权威机构,编制全县文化旅游总体规划,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向高层次、高品位发展。第1页共5页(二)项目带动,突破发展。市、县政府将项目建设作为文化旅游产业突破发展的重要引擎,按照规划出项目、项目引资金、资金促发展的思路,精心策划包装旅游项目40多个,采取主动出击、外引内联等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活动。截止10月底,全市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合同引资90多亿元;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全市在建、续建和完成旅游项目61个,总投资114亿元。**文化景区一期工程、中华**城、中华**园等一批旅游标志性工程相继竣工并对外开放。结合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山—**河区域旅游核心区开发进展顺利。**县今年确定并实施了投资6亿元的十大旅游项目,**古镇、中华民俗风情一条街、**旅游小镇、**民俗园4个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试运营。**县全面启动了**山游客服务中心、林泉雨居游客中心、明天展示馆等五大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前期工作,并投资2000多万元对部分景点和宾馆饭店进行包装改造,使景区的旅游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注重促销,扩大宣传。各级政府旅游部门比较重视旅游促销,在旅游产品的宣传推介上做了大量工作。精心制作了《游**》旅游指南和《炎帝故里》旅游画册,在《中国旅游报》、《陕西日报》、**电视台等媒体上开辟专栏,专题宣传我市文化旅游产品;抓住举办世园会的机遇,在100辆客流量大、受众面广的世园会专线旅游接待车上设置车体广告,全面推介我市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连续多年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暨**山旅游登山节”,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我市旅游资源禀赋,提高宝鸡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县采取重大节庆宣传、与媒体联手宣传和走出去宣传促销的办法,大力推介**山旅游品牌,使国内外游客对**山的知晓度明显提升。**县深度挖掘历史人文资源,打响周文化、民俗文化和三国文化三大品牌,利用多种媒体向省内外宣传推介,增强了景区的文化感染力和游客吸引力。**县着力打造推介“水韵江南、七彩XX县区”品牌,使其成为享誉省内外的“中国最美小城”。困难和问题我市的文化旅游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就宝鸡拥有第2页共5页的旅游资源和开发情况,与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城市相比,差距依然较大,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1.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从我市纵向看,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开发建设,一些新的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建成并投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