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记叙文写作十五忌——材料作文:切勿跳出范围舞蹈写作红灯给材料作文,也可理解为“命意”作文,命题者给出的材料,对文章的立意、内容、范围和重点等都有明确的限定。有人把所给的材料比作一个已划定范围的场地,写作者为表演者,在这个场地中表演者可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跳出美丽迷人的舞蹈,就是不可跳出场地(即范围)一步。给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读懂材料、看清要求,是给材料作文中审题的两个重要环节,审题时最忌讳的是如下两点:立意望文生义,割裂整体。材料作文要求根据材料确定立意,可以自主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但有一个前提——“全面理解材料”。全面理解,就是要对材料有一个整体把握。如果无视材料,自说自话,既不是从原材料引发出来的内容,也不是对原材料进行开拓,那注定要以失败告终。选材脱离材料,转移立意。这是因为忽视了命题中的另一个重要要求——“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能按写话题作文的写法写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可以只顾话题,不顾材料;而材料作文却必须“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二者的区别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真题回放文题1.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你可以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那干脆让它长大,用来当豆苗卖;而豆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当做盆景;如果盆景也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请认真阅读以上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本题为2006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作文试题)【思路解析】这则材料的意思是,当你遭遇挫折时,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及时调整心态、改变做法,机会迟早会眷顾你的。有些学生则认为这则材料反映的是“犹太人做生意精明”。结果从这个角度入手,作文严重脱离材料主旨。因此,在把握材料题旨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角度进行写作,是这类材料作文写作成功的保证。文题2.无数个点,组成了一条线。朋友,你喜欢直,还是喜欢弯?几条线,构成了一个面。朋友,你喜欢窄,还是喜欢宽?几个面,可以组合成一个体。朋友,你喜欢完整,还是喜欢缺残?读了这首小诗,也许,你可以做这样的联想:在学校生活中,诗歌中的“点”,就好比是我们每一个人;两点即可成一“线”;几条线,可以构成一个“面”——班组集体……请以学校生活为素材,围绕上述诗歌展开联想,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思路解析】上例所给材料是一首诗,理解诗的主旨才能确立写作的主题。这首诗的主旨体现在: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根据材料中的这个主旨,可以提取出“生活需要合作”、“和谐相处才有美好生活”、“团结就是胜利”、“集体就是力量”等写作话题。如果单就其中的一个方面写,就会出现“望文生义”、“割裂整体”等问题。他山之石校园几何章梦婕数学老师说:“点组成了线,线构成了面,面合成了体,体是一个最高境界。”这令我想到了校园中的几何人际关系,层层递进,层层强大。点周围的一切是那么陌生:陌生的教室,陌生的面孔,陌生的身影。刚进校门的我被陌生包围着,恐惧开始在心底滋长。当一个人以点的形式存在的时候,是孤立无助的。线你叫什么名字?前排的女生转过身,向我投来友好的目光。这时,我分明看见,两个点在延长,终于连在一起成了线。从此,我的孤独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走廊上嬉戏打闹的笑声。当点组成线的时候,它是快乐的。面“3班获胜!”运动会上,主持人刚刚宣布完成绩,54个激动的人同54颗“奔腾”的心一齐跳了起来,同学们三三两两抱在一起,就像几条线被揉成了一团,一同大叫欢呼。当线构成面的时候,它正在成长。体运动会胜利的喜悦还未散尽,我们又接到了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代表全校参加区赛。从那天开始,同学们就全力备战,其他班的同学也为我们做起了后勤工作,放音乐、整理场地、购买服装,辛苦、麻烦的事,他们都往身上扛,为的是让我们能更好地投入训练。这时,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使命感和荣誉感。当面合成体的时候,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