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的气质》教学案例分析一、教材分析《旅游心理学》是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先心理学基础知识后综合应用知识的内容编排,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结合旅游学科背景,培养学生对旅游者的心理分析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帮助学生分析旅游者心理具重要作用。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理解气质概念;了解旅游者气质的类型;技能目标:学生能通过分析旅游者的行为及语言表现判断他们的气质类型,掌握各气质类型旅游者的阶段技巧;学生能够根据旅游者的气质特点,采用相应的接待技巧;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学习旅游心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旅游服务职业的热爱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人生价值观。三、教学重、难点分析结合学情和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各气质类型旅游者的表现;难点为:如何根据不同类型旅游者的表现使用不同的接待技巧。四、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突破重难点,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宏观层面使用了多媒体直观教学的手段,遵循引导教学的理念,微观层面针对不同知识点采取了任务驱动、资料分析、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等方法。五、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以下4 个教学环节,分为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实操巩固、课堂总结。其中讲授新课中分别采用了 4 种教学方法。(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在“旅游者的气质”一节的教学中,气质的定义、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学说等知识属于抽象的、概括性的理论知识,相对枯燥,学生理解起来不仅有一定的难度,还容易缺乏学习的兴趣。对这类知识的引导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教师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讲解,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前,我抛出《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林黛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张飞这四个具有典型气质类型表现的人物,通过观看每个人物的视频剪辑片段,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了解你自己的个性吗?你与下面人物中的哪个个性相似?之所以采用《红楼梦》《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的人物导入新课,是因为他们是家喻户晓且深受学生喜爱的古代小说。这样的引入既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体现了课程思政的内容,同时为四种气质类型的教学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