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旅游心理学第 1 章1 .心理现象的构成: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过程[意志]}个性心理{个性动力系统[兴趣爱好需求动机价值]、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2 .旅游心理学是以旅游者、旅游工作者和旅游地居民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旅游客体对旅游心理的影响等作为分析对象。3.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问卷法和访问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心理测试法第 2 章1 .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主观感受能力。它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旅游广告、价格等旅游消费刺激有无感觉、感觉强弱的重要标志。感受性通常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2 .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某种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如一定强度和时间的光亮、色彩、声音等。旅游者感受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旅游消费刺激物的感觉阈限值高低。一般来说感觉阈限之越低,感受性越大,二者成反比关系。3 .知觉:是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的反映,但不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4 .知觉的性质:恒长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5 .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大题):客观因素:知觉对象的形状(具有较强特性的对象、反复出现的对象、运动变化的形象、新奇独特的对象),对象的组合(相似律、接近律、连续律),个体的生理条件,对象的对比(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越容易被人知觉),对象的附加条件主观因素:期望、动机、经验、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念、个性特征(兴趣、气质、性格)6 .时间知觉:是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客观的持续时间、速度和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最大的特点:时间知觉的相对主观性,即对事物运动过程的先后和长短的知觉。(一快二慢三准时旅途要快游览过程要慢)7 .距离知觉:(阻止作用和激励作用)又称为“距离摩擦力”,是指旅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当一个人从甲地到乙地旅游时,要付出金钱、时间、方便、身体等方面的代价,甚至还要付出情感上的代价。这种代价本身往往使人对旅游望而生畏,因而起着摩擦力的作用,抑制旅游的需求。8 .影响旅游者对旅游地知觉的因素:目的地本身的吸引力、目的地满足旅游者的利益、目的地的独特、鲜明的特征 p549 .旅游者的风险知觉:是指旅游者不能预见购买决策的结果时所遇到的不确定因素。风险知觉因素的条件:风险的后果不可忽视,而旅游者主观认为避免它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