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先进集体事迹材料(震不垮的乡党委)乡镇党委先进集体事迹材料(震不垮的乡党委)乡地处县东南部,与定西市XX县区接壤,距县城65公里,总面积82.78平方公里。全乡辖5个村委会,21个村民小组,共830户,3344人,有汉、回、藏三个民族,是县的“东大门”。乡党委现有7个党支部,176名党员。“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县乡震感强烈。全乡602户3029人不同程度受灾,共倒塌房屋112间,倒塌围墙320m;造成危房612间,房屋轻度受损826间,损毁供水设施3处。面对严重的灾情,乡党委迅速行动,立即分赴各村组织带领群众开展抢险自救,在灾情面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5月12日,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乡党委把抗灾救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第一时间召开了党委紧急会议,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根据即定的应急预案,立即抽调乡镇干部和党员组成6个工作组,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全面进入战斗状态,分赴各村组织带领群众开展抢险自救,在灾情面前乡广大共产党员表现出极大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抗震救灾最前沿,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灾情就是命令。为了在最快的时间内掌握全乡群众的受灾情况,乡党委一班人根据明确的分工,及时深入各个村组、机关单位,全面细致的核查灾情,指导抢险。乡党委书记宁峰云5月12日还奔波于5个村,对21个村民小组逐一进行了调查走访,了解了全乡受灾的总体情况。灾情发生后,乡党委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从解决群众最需要、最紧迫的问题入手,结合实际,成立了由乡人大主席任组长,乡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任副组长,机关站所负责人、村支部书记,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为成员的救灾物资发放监督评议领导小组,制定了《乡抗震救灾物资监管制第1页共3页度》、《乡抗震救灾物资发放工作流程》、《乡抗震救灾物资发放公示制度》,修订了《乡群众来信来访制度》,确定专人负责救灾物资登记领取,救灾物资发放监督评议领导小组直接负责救灾物资的全程监督、审核、评议、发放工作,把1.5万元救灾款,60多袋面粉,370多包救灾衣物及时分发到受灾群众手中,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稳定了群众的情绪。同时,迅速排出险情,严防次生灾害发生。乡党委抽调10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全面开展灾情排摸,做好防震避险工作,特别在重灾村,乡党委组织党员干部,轮流昼夜值班,加强安全防范。面对接连不断的余震和阴雨连绵的天气,乡党委一班人没有退缩,每一位班子成员都忘我的投入到了抗震救灾的工作中,长时间坚持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以群众为中心,保大家弃小家,日夜忙碌抗震救灾工作,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为确保受灾户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和受灾户结成“一帮一”对子,在第一时间走访慰问“重灾户”、“三无”、“三孤”人员和贫困党员,为他们送衣送面,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及时的传达给了灾区人民。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马斌在地震发生后,连续十几天奔波于各个村民小组,在第一线指挥抗震救灾,饿了干啃一包方便面,渴了就是几口凉水,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到了稳定群众情绪,保障受灾群众的生活,防止次生灾害造成二次伤亡和损失工作中。受灾群众感动的说:“地震后,乡上的干部忙前忙后给我们又是送吃的,又是找住的,就象我们自家人一样。”同时,积极组织广大共产党员投身到抗震救灾工作,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深入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在危险建筑物、道路、山崖处标注警示牌,严防地震次生灾害的发生。党委一班人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身先士卒,靠前指挥,稳定群众情绪,妥善安排群众生产生活,全力做好被困群众和伤员的救治工作,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的先进性。为了迅速恢复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乡党委及时成立灾情调查、卫生防疫、后勤保障等工作组,公布联系方式,全天待命,处理各种应急事务,乡村干部24小时坚持在工作岗位。同第2页共3页时,在乡党委的积极号召下,乡机关干部、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为灾区捐款捐物;在乡党委书记、乡长带头每人交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