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一、适用范围及目的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涉及的所有部门。目的:为加强生产现场的作业环境优化,对生产现场应持续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做到人流、物流畅通有序,目视管理良好,消除职业危害因素,防止职业病发生,达到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规定。二、术语和定义作业环境:是指员工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它包括生产工艺、设备、材料、工位器具、操作空间、操作体位、操作程序、劳动组织、气象条件等。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门科学管理方法。六不走:1、不切断电源,熄灭火种不走;2、环境未清扫整洁不走;3、设备未清扫干净不走;4、工件未码放整齐不走;5、交接班和原始记录未填写好不走;6、工、卡、量具未清点不走。三、职责(一)运营监督管理部:负责对各部门的安全生产状态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各类隐患下发《整改通知单》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二)生产管理部等相关部门1、负责生产作业现场日常巡查,对生产作业现场中的各类安全隐患进行整改。2、负责督察生产作业现场的工装设施、物料、产品的定置管理。3、负责对生产作业现场的设备及特种设备设施安全运行进行日常管理。四、过程及要求(一)对生产现场定置管理1、按定置管理原则、方法及要求,合理设计定置图,搞好生产作业现场物品定置。2、生产现场固定物品都要绘制定置图,若需变更,应经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变更。3、生产现场物品严格按定置图的要求摆放,区域明确,标识清楚,物品摆放整齐,清除无关物品。4、对易燃、易爆、有毒、易伤人和污染环境的物品及重要场所、消防设施等实行特殊定置。对员工的自行车、电动车辆定置停放。(二)对生产现场物品堆放管理1、生产现场各类物品应分类标识并且堆放整齐。2、各种设备、工装、工位器具、工具箱应摆放合理有序。3、对垃圾、废品回收点定置,生产现场无废弃杂物。半成品、成品不直接与地面接触。4、安全通道应畅通无物,严禁占道作业。(三)对生产现场作业人员1、必须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禁从事非生产作业的活动。2、生产现场严禁吸烟。3、在消防器材、动力配电箱、柜周围堆放物体且违反堆放间距规定。4、发现隐患未能排除时,不得冒险作业。5、严格遵守班后“六不走”。(四)对生产现场环境管理1、厂房门窗玻璃完好无损,墙面内外无乱写乱张贴现象,三米以下无积灰、无蛛网。2、各种废弃物有标识并分类存放,严禁工业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3、厂房内垃圾投放点卫生状况良好,无脏物溢出现象。4、各种车辆停放规范,公司区内机动车辆行驶按有关规定办理。5、责任区内无跑、冒、滴、漏现象。(五)检查与考核1、各部门定期地对本部门生产作业等现场进行巡视检查。2、运营监督管理部在现场检查中对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在限期内未完成整改的,视情况对责任部门要进行经济考核。危险化学品和材料管理制度1目的和范围规范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保障企业生产安全。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运输、采购、销售、储存等环节。2编制依据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制度。3职责3.1管理部负责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开展演练,并到政府相关部门备案。3.2管理部负责开展企业危险化学品登记普查工作,依据普查情况编制《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负责到有关部门和机构进行登记、备案。3.3管理部负责配合企业内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对厂内员工进行危害告之教育。3.4公司设立24小时报警、咨询电话。3.5各归口管理部门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安全检查,并相应建立的管理、检查台帐,对相关方进行危害告之,对使用本企业危险化学品的相关方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4控制程序4.1生产和使用4.1.1车间应根据生产需要,规定危险物品的存放时间、地点和最高允许存放量。原料和成品的成份应经化验确认。生产备料性质相抵触的物料不得放在同一区域,必须分隔清楚。4.1.2生产和使用剧毒物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