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县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调研报告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XX县区社会管理工作,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建设首善XX县区,根据XX县区人大工委20XX年工作安排,5月14日,XX县区人大工委组织人大代表和工委组成人员组成调研组,对XX县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XX县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开展情况XX县区自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以来,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强化工作举措,狠抓重点难点,积极探索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搭建平台,健全机制,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有效载体。一是着力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建设。以“突出服务、强化管理”为原则,整合现有资源,采取改扩建、新建等方式,在三个街道高标准打造3处2000平米以上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中心,建设社区阵地30处,基本实现了社区建设与活动阵地同步,活动阵地与服务功能相融合。二是全面推开“网格化”管理模式。围绕“参与多元化、服务人本化、管理精细化、手段信息化”和“小街道、大社区、强服务”的理念,建立起以“数字康巴什”为基础平台,全面推开“网格化”社区管理新模式,在社区划分出42个四级功能单元网格。各街道和部门按照实际需求将人员下沉到网格中。目前,XX县区整合27个企事业单位共274人建立了网格民生服务队和网格联合执法队,网格内配备网格主任15名、综合信息员68名,纪检监察网格员42名,实现了扁平化管理与服务。三是努力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XX县区把区域内所有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纳入党建工作范畴,搭建XX县区区域化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大工委”、社区“联合党委”三级组织架构,将18个行政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纳入到了3个街道“大工委”,63个单位党组织纳入7个社区“联合党委”,通过“五进社区”和“红色暖流”等活动,让党员积极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党的工作全覆盖。第1页共8页(二)创新模式,狠抓落实,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有力保障。一是不断健全社会管理信息化体系。开发了资源共享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内容涵盖服务对象的家庭成员状况、住房、医疗、就业、信访、计生、党建、教育等信息。目前,信息化平台已在两个社区试运行,今年将在XX县区全面启用,届时将实现“人、地、情、事、物、组织”在XX县区的全覆盖。在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方面,专门成立了网络舆情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构建起公安部门监测舆情、宣传部门分析研判、责任主体主动应对的网络舆情处置体系,真正把网络打造成正面宣传的平台。二是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重点培育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文体类、服务类社会组织,目前,XX县区共有各类社会组织43个;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为依托,引导群众组建志愿者组织,截至目前,已有5503名志愿者参加了23类志愿服务,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作用,成立至善社工服务社,让专业社工引导和参与社会管理;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的作用,让居民群众更多的参与社会自治。三是着力推进特殊群体的家园化服务。全面推行“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以证找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同等配置公共服务资源,使非户籍人口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同样享受XX县区市民政策优惠。对列管的重点人员实行人性化、亲情化管理,目前,XX县区11名刑释解教人员、11名社区矫正人员,全部实现就业,无一人重复犯罪。(三)因地制宜,因业施策,为社会管理创新打造民心品牌。一是打造各具特色的社区服务品牌。针对各街道、社区居民构成群体特征,推行“一社区一品牌,一小区一特色”的服务模式。在主要以转移农民构成的哈巴格希街道,通过大力扶持和发展劳务经济,帮助转移农民就业增收;在主要以党员群体构成的滨河街道康城社区,确定了“躬行为民”服务型党建品牌,实施幸福家庭、素质提升、文化惠民三大计划;在青春山街道神华康城社区,推行“管家式”服务理念,“有事您呼我”成为该社区的服务亮点。多样化、便民化的社区服务,满足了各阶层群众多层次的生活需求,使居民对XX县区的满意度第2页共8页和生活的幸福感不断增强。二是大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