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技术与物理学整合的含义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是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物理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物理的教与学,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中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本质是教学方法的变革.在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演示工具(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建构工具.在两者整合中,信息技术不仅是物理教学的辅助工具,它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融合”.突出人的地位,实现人与物化的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融合.其本质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不是被动地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课程的过程,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将会对物理这门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变革性影响和作用.2信息技术与物理学整合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的有机整合,会给现在的物理教学带来根本性的变革:使教学信息传输网络化、教学过程智能化、学习资源系列化、教学形式多样化.突破现有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法.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2.1易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想象力许多物理知识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这是造成物理难学的一个原因.例如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到的洛伦兹力和电场的双重作用时,它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交流发电机是怎样工作的?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只能描述,而且很难说清楚,学生也很难想象出那种情景来.但在新技术下,利用Flash制作的动画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演示出来,学生一看,马上记住了它的运动情景和工作情景,建立起感性认识,难点随即被突破.类似的问题还有好多,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飞机投弹),机械运动(地球绕太阳公转),光学(双缝干涉)等,这些内容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传统教学方式下不易被突破,但在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中,利用虚拟实验室,可以非常形象、直观地演示出来.在信息技术下,学生感受到的不再只是语音和静止的图像.由于多媒体技术把电视机的视、听功能和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合二为一,产生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画面,进行多方位地刺激,这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还有利于右脑的开发.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曾经做过一个关于人类获取信息途径的实验.实验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其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可见,视听功能在学生的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另外,网络的应用,使学生做物理实验的机会更多,学生得到的信息会更多,更方便,能够弥补由于教师或地域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模式的教学设计研究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共享,聆听名师的授课.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学生不但比较容易地理解知识,而且还有利于培养想象力.通过动画模拟物理动态图景,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能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态物理情景,特别是对培养时空和微观动态方面的想象力,作用十分明显.2.2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性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信息技术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和自己喜欢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学习,甚至可以选择个别化教学策略;学生选择的空间会更大,更有利于教师个别指导.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到作业,都由教师决定,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写、记,学生缺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