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教学过程】(先分学生小组,根据人数来)一、导入利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图片对比引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师问:同学们看完这些图片你发现了什么?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师:十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召开的一场重大会议,这场具有非凡意义的会议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成为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那么,这场会议都有哪些重要内容,这场会议又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板书课题)二、新授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文革给我们的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请同学们看这三个数据,(PPT展示)我们损失了5000亿元人民币;300万干部蒙受不白之冤;十年没有高考,面临人才断层。那么,文革之后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呢?生:急需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师可引导学生回答)师:对,在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但中却遇到了巨大的阻碍,这个阻碍是什么呢?今天老师带着你们跟着小明的日记走进那段岁月师:出档PPT让学读日记,从日让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生:“两个凡是”。师:这一方针后来被称为“两个凡是”。这一方针的实质就是毛主席的话,句句都是真理,这仍然是在坚持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能得到彻底纠正吗?生:不能。师:它已经成为严重束缚人们思想的枷锁(注意手势语言,桎梏)。中国想要发展,想要有出路,就必须打破这种思想的禁锢(着重加强语调),避免徘徊不前甚至倒退!这一错误思想是怎样打破的呢?正当中国徘徊不前时,1978年5月,一篇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篇文章就是?(PPT展示文章)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文章中的一段话,我找一名同学来读一读划红线的部分。生:读文章。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对“两个凡是”的观点是赞成还是反对生:反对。师:不仅是反对,而且是坚决反对,是针锋相对。它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不过,对于这篇文章,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横加指责,于是,以这篇文章为起点,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经过讨论,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两个凡是”是不正确的,那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呢?生: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师:这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师:那这场讨论的性质是什么呢?生: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师:这场大讨论也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准备。过渡:我们翻开小明日记的第二篇春雷惊天,我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下这篇日记,提问:你从这篇日让中获得了哪些历史信息?生:十一届三中全会要召开了出示图片师: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的场景,大家可以看到,会场的布置非常简单,同学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什么时候?(1978年12月)那地点呢?(北京)师: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我们用表格的形式来认识,这次会议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上分别纠正了哪些错误,又树立了哪些正确的观点呢?给同学们2分钟的时间,结合课本35、36页的内容完成表格。师:我们先看思想上的内容,哪位同学说一说?生:思想上冲破“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师:同学们,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一思想路线中哪一句是最核心的部分?生:实事求是。师:对,正是实事求是,这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同学们可以想一想1927年,秋收起义中我们进攻大城市遭遇挫折时,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生:向农村进军。师:。既然实事求是我们党在工作中坚持的思想路线,那么文革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文革以后我国的实际国情,粮食产量在逐年增长,但仍有上亿的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城市的工业企业效益低下,产品单一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