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医药卫生体制改善安排与医药卫生工作计划汇编医药卫生体制改善安排落实工作责任,为明确任务目标。扎实推动改革,现制定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XX年度主要工作布置。一、围绕总体目标。深化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济发〔〕16号)精神,围绕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3年重点任务的总体目标。依照省政府与我市签订的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XX年度主要工作任务责任书》具体要求,突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统筹推动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确保基本医疗保证制度覆盖城乡居民,保证水平显著提高;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新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提供,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稳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力争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便民惠民措施普遍得到推广,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奠定坚实基础。二、明确责任分工。(一)加快推动基本医疗保证制度建设。基本实现全民医保。1.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证覆盖面。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多渠道筹集资金,1职工基本医疗安全(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安全(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270万人。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逐步将省管企业职工医疗平安纳入属地职工医保统筹范围。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促进失业人员第1页共13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参保,将领取失业平安金期间的失业人员纳入职工医保。积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职工医保。落实灵活就业人员、未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等人员选择性参保政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证局、教育局、国资委、财政局负责)参合率继续稳定在95%以上。市卫生局负责)2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覆盖面。增强保证能力。2.全面提升基本医疗保证水平。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法律规范均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1进一步提高筹资法律规范。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法律规范,新农合个人缴费提高到50元以上。市财政局、卫生局、人力资源社会保证局负责)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门诊统筹,2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医保目录内药品和收取的一般诊疗费按规定纳入支付范围;积极探究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市人力资源社会保证局、卫生局负责)引导参保(参合)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确保所有统筹地区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当地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3明显提高保证水平。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提高待遇水平重点向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参保(参合)人员倾斜。且不低于5万元。市人力资源社会保证局、卫生局负责)4积极开展提高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保证水平试点工作。总结评估基础上扩大试点病种和地区范围。讨论制定从医保、救助等方面对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治疗给予必要支持的政策措施。市卫生局、人力资源社会保证局、民政局、财政局负责)第2页共13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将资助范围从低保对象、五保户扩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特别困难群体。开展门诊救助。逐步降低、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5全面提高医疗救助水平。资助困难人群参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探究开展特重大疾病救助试点。鼓舞社会力量向医疗救助慈善捐赠,拓宽筹资渠道。市民政局、卫生局、人力资源社会保证局负责)方便群众就医结算。3.提高基本医疗保证经办管理水平。基本实现参保人员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或结报,1继续推广就医“一卡通”等办法。下同)加强异地就医结算能力建设,开展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探究以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为重点的就地就医、就地即时结算。全市范围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即时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