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措施本工程边坡支护已经由前期分包施工完成。由于基坑大部分深13.0米,加之建筑体量较大,必须对边坡和基坑周围进行观测。1监测项目冠梁的水平位移监测;护坡桩围护结构倾斜变形监测;支撑系统的三维变形监测;支撑系统的内力监测;坑底回弹监测;坑外地面沉降监测;基坑内外地下水位监测;基坑周围原有建筑物的沉降监测;基坑周围地下管线的沉降监测2监测方法2.1冠梁的水平位移监测冠梁的水平位移监测采用电子全站仪(如图所示)基准线法监测。基准线法指的是沿基坑边建立基准线,基准线的两端点选在牢固稳定的地方,不受冠梁水平位移的影响,并在冠梁顶布设水平位移点,每次观测时,在基准线的一端安置电子全站仪,照准基准线的另一端,然后将基准线投射到水平位移点的旁边,通过量取水平位移点离开基准线的水平偏距,并从两次观测所得水平偏距之差,即可得知两次期间冠梁水平位移点的位移量。2.2护坡桩围护结构的倾斜变形监测护坡桩的倾斜变形采用测斜仪进行监测。在围护结构腰梁施工时,埋置测斜管。测斜管的绑扎注意保持牢固可靠,以避免施工时,使其发生上下浮动或侧向移动,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测斜管内有四个定向槽,测斜管布设时,应保持测斜管中有一对槽口自上而下始终垂直于基坑边线,因测斜管的探头在管内每隔0.5m测一读数,测斜管的接口位置应精确计算,避免接口在探头滑轮停放处(如图所示)。另外,在监测前,测斜仪按规定必须进行严格标定,开槽前测得初始值,开槽后按一定的周期进行监测。监测时,在测斜管的探头滑到每一设定间隔(0.5m)位置测一个数据,直至孔底。应力亦即钢格构柱的内力。频率接受仪nII测斜原理示意图2.3支撑系统的三维变形监测采用电子全站仪三维直角坐标法:在不受位移变形影响的区域布设三个基准点,这些基准点必须稳定不动,然后在支撑系统上布设三维变形监测点。将电子全站仪架设在某一基准点上,以另外两个基准点为零方向和检查方向,测出各个监测点的三维直角坐标值,根据两次所测得的三维坐标值之差即可得知测点在这两次期间的三维变形量及变形方向。2.4支撑系统的内力监测将钢筋应力计(如下图所示)直接布设在钢格构柱上,钢筋应力计可在现场焊接,即在设置钢筋,将钢筋应力计的连接杆与格构柱焊接,焊接处按电焊要求打好45°〜60。的坡口,之后将钢筋应力计焊上。布设好后,检查钢筋应力计的绝缘电阻和频率初值是否正常,要求焊接可靠、稳定且接头的防水性能需达到规定的要求,并做好钢筋应力计的编号工作。测量时,用频率接收仪测量钢筋应力计的频率模数,并按给定的计算公式算得钢筋测斜测斜测斜A-接■磁2.5坑底回弹监测坑底回弹监测的仪器设备分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埋入地下的材料部分,由导管和底盖(如下图左上所示)、磁环(如下图左中所示)组成;另一部分是地面测量仪器,即钢尺沉降仪,由探头、测量电缆、接受系统和绕线盘等部分组成(如下图左下所示)。探头由不锈钢制成,内部安装了磁场感应器,当遇到外磁场作用时,便会接通接收系统,接收系统由蜂鸣器和指示表组成,蜂鸣器发出声响,指示表指针也同时转动,二者的测读精度是一致的。绕线盘芯腔内置接收系统和电池,腔外缠绕钢尺电缆。安装导管时,首先用©108mm钻头在测点处的地面上钻孔,为了使导管能顺利地放到底,一般都需比安装深度深一些。当钻头钻到预定位置后,不要立即提钻,需把泵接到清水里向下灌清水,直到泥浆水变成清水,再提钻安装导管。下导管时,在每节管子的设计部位套上磁环和定位环,并用螺丝固定定位环,导管之间的连接采用外接头,将管子插入外接头内,拧紧螺钉,一边向下放管子一边向管子内注入清水(平衡管子的浮力),直至放到设计深度为止(如下图右所示)。导管放到设计深度后,盖上盖子就可以回填。回填材料采用干细土或中粗沙,回填速度不要太快,以免堵塞后填料下不去。回填好后盖上顶盖。导管和底钢尺沉降仪及电回弹监测埋置示意每次测量时,打开顶盖,拧松绕线盘后面的固紧螺丝,使绕线盘自由转动,按下电源按钮(电源指示灯亮),把探头放入导管内,手拿钢尺电缆,让探头缓慢地向下移动,当探头穿越磁环处时,蜂鸣器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