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的实习报告急需一份兽医实习报告急需一份兽医实习报告最新评论冯先志发表于20XX-07-19实习报告学生姓名:***学号:888888888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实习单位:****奶牛场实习日期:****荷斯坦牛常见病的诊断和防治1、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多发病。20%~60%的经产奶牛都发生过乳房炎。乳房发炎后,泌乳减少,乳汁变质。炎症最终可破坏乳腺组织,使其部分或全部乳房丧失泌乳功能。乳房外伤、挤奶方法不当、挤奶不净或挤奶延迟等,加上环境不洁,不注意乳房卫生,给微生物感染提供机会,都可促使该病的发生。80%~90%的病例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感染所引起。饲喂高蛋白的牛群易发。随炎症性质可分为浆液性炎、卡他性炎和纤维素性炎,乳房红肿热痛,泌乳减少,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延误治疗则转为慢性化脓性炎。多数会造成乳房硬结、萎缩,一区或多区失去泌乳功能,有的可因乳池炎引起乳池狭窄或闭锁,个别还会继发乳房坏疽或患牛死亡。治疗:⑴初期处在红肿热痛阶段可施行冷敷。后期可施行2~3次热敷。⑵乳房内冲洗对各类乳房炎的治疗均可产生良好的效果。冲洗前应先消毒乳头并将乳房内积乳尽量挤干净,每个乳头先用1%~2%小苏打水冲洗后再注入抗菌药。⑶对化脓性乳房炎,脓肿位于皮下浅层的应尽早切开排脓,若在深层则用注射器抽出脓汁,然后注入抗菌药。预防:保持圈舍及乳房卫生,正确挤乳,加强饲养管理。2、酮血症该病又称酮病。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酮体蓄积于血液和组织内所引起的疾病。多发生于缺乏运动的饲喂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高产舍饲奶牛。由于糖以及脂肪代谢障碍,使大量酮体蓄积于体内。同时血糖降低,血脂升高,遂导致一系列病征。多发生在4~9岁间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常于分娩1周后发病。主要症状是食欲减退、体况下降、产奶量减少。神经症状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后期多见营养衰竭、消瘦,四肢瘫痪,卧地不起,有时呈半昏睡状态。病牛呼出的气体及乳、尿中均含有酮类气味。若不及时救治,终因长期卧地不起而淘汰。治疗:⑴必须尽快增加血糖水平。为达此目的,静注25%~50%葡萄糖500~1000毫升,每日2次,连用2~3天。也可选丙酸钠、丙二醇或甘油口服。⑵静注3%~5%碳酸氢钠注射液300~500毫升或%乳酸钠注射液250~500毫升,以缓解酸中毒。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保证满足各种生产状态下的能量需要,合理搭配饲料,多喂富含醣类饲料及优质青草和多汁饲料。牛群应有适当运动和日光照射。3、前胃弛缓该病是由于前胃收缩力和兴奋性降低,致使前胃内容物排出延迟所引起的疾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如饲料突然改变、饲料配合调制不当、饲料品质不良和饮水不洁所引起。病牛食欲、反刍及嗳气减少或停止,产奶量下降、精神沉郁。瘤胃蠕动减弱,嗳气恶臭。直肠检查或触压瘤胃,手感胀满但不坚实。体温、脉搏一般正常。少数急性病例在停食2~4天后可不治自愈,但大多数病例若不及时治疗则会转为慢性,病牛进行性消瘦,泌乳停止,体况恶化、衰竭、卧地不起而死亡。治疗:⑴禁食1~2天,配合瘤胃按摩,促进瘤胃功能恢复。⑵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兴奋瘤胃蠕动,防止异常发酵,排除病原性内容物,促进食欲及反刍恢复。⑶瘤胃灌洗法对该病具有重要作用。4、瘤胃积食瘤胃积食是奶牛的一种急性病,其特征是消化不良,瘤胃中食团积滞、酵解。豆谷类精饲料所致的积食常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害,发生脱水和酸中毒、运动失调、虚脱等。过量采食富于淀粉类及块根类饲料后被瘤胃内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如牛链球菌分解产生大量有机酸,抑制甚至杀死了分解、利用纤维素的纤毛虫及利用乳酸盐的微生物,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瘤胃中乳酸被吸收后导致机体酸中毒。乳酸对瘤胃粘膜的刺激可导致化学性瘤胃炎。急性病例在采食后12小时内发病。最初症状是精神兴奋,因腹痛而用后腿踢腹。其后精神沉郁,不愿走动,呼吸急迫,常有呻吟,食欲完全停止,饮水减少。严重病例步态蹒跚,行走不稳,视力不清,不避阻碍。病程延至48小时以上时,病牛常卧地不起呈产后瘫痪姿势,对各种反应迟钝,呈昏睡状态。多数有严重脱水及酸中毒症状。预后不良,若不予治疗可在72小时内死亡。治疗:可采用治疗瘤胃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