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病句分析课件句有病,你知否?病句考查,可谓高考试题中一面永久飘扬的旗帜。其它考点有轮空的现象,但病句辨别没有一年不作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等级为D,是高考中得分率偏低的题型。六种病句类型: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或赘余4、结构混乱(杂糅)5、表意不明6、不合逻辑。高考方向(一)辨析病句考试题型:客观题考试趋向:对病句进行正确辨析,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高考的重点。(重现率100%)所谓“辨析”就是在众多的句子中能够看出哪些句子有毛病,哪些句子没有毛病,并分析其对错的原因。(二)修改病句1、考试题型:在“语言运用”中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要求修改有毛病的语句,这是本考点的主要考查形式)所谓“修改”就是在辨析出病句之后,把它改为正确的。2、还在“写作”中以间接方式考查。客观选择题:一:表意不明(一)指代不明例1.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湖北卷05)分析:表意不明,人称代词“她”指代不明,是“三妹”,还是“葛姐”,还是另外的人?把第一个“她”改为“我”,第二个“她”去掉。例2.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全国卷Ⅱ)分析:“自己”指代不明,是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清楚,应改为“我”。例3.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浙江卷06)分析:“十来岁的少年”是指“你”还是“我”,无法确定,应该明确。(二)交代不清(费解):例.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湖北卷05)分析:交代不清,令人费解,应在投诉后加“到”字或在“便”后加介词“向”,把“投诉”放到“编辑部”后面,改为“便向《人间指南》编辑部投诉”。(三)歧义:1、由于词语的多义性引起的歧义例.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天津卷05)分析:“晚上来的人”有两个意思:“晚上上来的人”和“迟上来的人”。在这里引起歧义。表意不明。2、由于结构划分不同引起的歧义例.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全国卷Ⅱ05)分析:“很高兴”的主语不明确,是“祁爱群”还是“援藏干部”,不清楚。可改为“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祁爱群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3、由层次划分不同引起的:例1.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江苏卷05)分析:“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有歧义,既可理解为“我和你一起去”,也可理解为“老师和你一起去”。因为可以理解为:我说服老师,使老师同意我和你一起去;也可理解为:我说服老师,使老师和你一起去。4、由语义不明引起的:例1.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全国卷Ⅰ05)分析:“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是“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还是“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不明确。例2.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全国卷Ⅱ05)分析:“因患病住院”的主语不明确。患病住院的可以指“黄昆”也可以指“黄昆和姚明”,应改为“83岁高龄的黄昆因患病住院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二、不合逻辑:(一).使用概念的病句例1.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江西卷05)分析:不是“戴上伪科学的面具”,而应该是“戴上科学的面具”(二)、种属概念并列不当例2.市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全国卷Ⅰ)分析:“生活用品”包括“床上用品”,两者属于属种关系,不能并列,可去掉“床上用品”。(此种类型也可说是句子杂糅)(三)、否定不当:例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天津卷05)分析:缺乏的不是“勇气不足”,不是“谋略不当”,而是缺乏“勇气和谋略”应改为“一是勇气,二是谋略”。例2.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