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高考文言文信息筛选题“筛选文中的信息”“筛选文中的信息”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一个难点,它考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分析能力,要求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信息筛选常涉及的内容信息筛选常涉及的内容1、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的信息2、体现人物主张的信息3、表现人物情感的信息4、反映人物思想道德的信息5、展现人物性格的信息6、反映人物志向的信息7、表现人物才智的信息解题规律和技巧一、把准对象,忌张冠李戴二、体情察意,忌断章取义三、找准区间,忌层次不清四、锁定内涵,忌无的放矢五、关注手法,忌神合貌离一、把准对象,忌张冠李戴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几个人物,而题干的要求则是“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某人……的一组”,因而命题人在设计错例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其他人物所做之事错位到题干要求表现的人物身上。因此,我们答题时只要抓住题干中的“某人”的行为举止,就可以做初步筛选;把题干所罗列的句子中不是“某人”所说、所想、所做的句子排除,答案就不难找了。[例1](2001年全国高考题)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蓄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拒燕。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田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叛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①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②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③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④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⑤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⑥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C参考答案第①句陈述的是燕王不再信任乐毅,而改用骑劫代替乐毅。⑤句是描述“牛”和“燕军”的情状,⑥句是说燕军大败,这三句都是写他人的,没有涉及题干要求表现的主要人物“田单”,而命题者却“明白张胆”地将他们移植到“田单”身上。排除①⑤⑥所在的选项,从而得出答案C。二、体情察意,忌断章取义在历年的高考中,文言文阅读所选择的文段一般都是传记文章,文中的主角一般以民族英雄、清官、廉吏、良母、孝子为主,作者往往通过记叙人物言行去刻画人物性格,讲究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因此要在典型环境中通过洞察人物言行背后的“隐情”去分析人物性格。有时命题人在选择错例时,利用考生缺乏语境意识的通病,故意选择貌似正确实质脱离语境的似是而非的句子,进行干扰。因此,作为考生必须学会体情察意,就文意定句意,在读懂弄通全篇的基础上,去掌握人物言行的真正意图。[例2](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