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唐诗之旅(上)5山水田园诗四首第一单元唐诗之旅(上)过目不忘孟浩然因诗绝仕途孟浩然来到长安,经诗人王维引见,将自己作的一首《岁暮归南山》吟诵给唐玄宗听。其诗曰:“北阙休上书,南才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诗中流露了一种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玄宗听完后叹息说:“朕未弃你,是你自己不求功名,却作此诗!”于是把他遣回终南山。孟浩然便一生未能仕进。◆作者卡片◆姓名孟浩然字号称谓世称“孟襄阳”朝代/生卒年月唐代/689—740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姓名孟浩然相关材料一生大部分时间在鹿门山隐居,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谋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晚年被荆州长史张九龄聘为幕僚。现存诗200余首。文集《孟浩然集》,代表作品有《过故人庄》《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姓名祖咏朝代/生卒年月唐代/699—约746籍贯洛阳(今属河南)相关材料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第。后仕途失意,移居汝坟。曾南游江南,北上蓟门。与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等友善。文集《祖咏集》,代表作品有《终南望余雪》《望蓟门》姓名储光羲字号称谓世称储太祝(曾任太祝)朝代/生卒年月唐代/约706—约762籍贯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相关材料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陷贼,授伪职,脱身归,长安、洛阳收复后,被下狱,后贬死。文集《储光羲集》,代表作品有《杂咏五首》姓名孟郊字号称谓字东野朝代/生卒年月唐代/751—814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相关材料早年屡举进士不第,曾客游河南、邻宁等地。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寄寓汴州,两年后,方授溧阳尉。因终日吟诗,吏事多废,后辞官归家。元和年间,河南尹郑余庆辟为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元和九年,郑余庆镇兴元,奏其为参谋,试大理评事,赴任途中,行至阌乡,暴病卒。文集《孟东野诗集》,代表作品有《游子吟》◆背景呈现◆《宿建德江》从诗的内容上看,《宿建德江》一诗写于公元720年前后。当时,孟浩然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地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但是,孟浩然科举考试失利,未能中进士,失意东归。途经建德江时,一怀愁绪,无法排遣。然而,当黄昏来临,明月当空之际,建德江周围的景物却触发了诗人的灵感,小船、落日、游人、旷野、江树、明月这些意象扑面而来,于是,一首名垂千古的写景抒情诗就这样诞生了。《终南望余雪》这是祖咏的一首传世名作,也是一首应试诗。当时,年轻的诗人满怀建功报国的凌云壮志,从东都洛阳来到了帝都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诗人早闻长安城南的终南山以其独特的风姿横亘关中,广绵千余里,又恰逢终南山的秀丽山色。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传世名作便在酝酿之中了。当在科考中看到“”终南望余雪的试题时,诗人便用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抒写了这首忧国忧民、清奇冷峻的小诗。《田家杂兴八首(其二)》储光羲的生活经历较为曲折。他进士及第后任安宜等地县尉,不久辞官归乡,曾与王维等人隐居终南山多年。后又出仕,在安史之乱中被叛军俘虏,接受伪职。之后因此而被贬南方,卒于贬地。他在贬职之后,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诗歌创作也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不少反映田园生活的诗篇,如《田家杂兴八首》《田家即事》等,是其直接写田园生活的代表作。在这些诗中,由于作者想表达的是返璞归真、养性怡情的思想,言玄理的成分较多,艺术上并不成功。《游终南山》这是孟郊五言古体诗的代表作品之一。诗人在公务之余,曾有幸去游历终南山。终南山自魏晋至唐,一直是“隐士”的摇篮、旅游的胜地。◆知识链接◆山水田园诗派中国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人的山水诗。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淡泊的思想情绪,色彩淡雅,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匠心,能够巧妙地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