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檀香刑》有感VIP免费

读《檀香刑》有感_第1页
读《檀香刑》有感_第2页
读《檀香刑》有感_第3页
读《檀香刑》有感文/刘敏锐从看《透明的红萝卜》开始,到《红高粱》、《生死疲劳》,再到近读的《檀香刑》,我时常想,为何莫言笔下有这么多有味的故事,而山东高密东北乡生活为何如此丰富多彩,足以成为他一个取之不竭的文学宝库。我想可以以他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讲题目来回答吧:《讲故事的人》。的确,莫言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更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莫言总是在自己的小说中创造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也好,听到的当地传说的英雄也罢,这些人物来自于个体又被他从个体中抽离升华,最终融合垒砌成了一个民族血性的脊梁,他也由此建构了自己的文学王国,《檀香刑》亦不离此意。莫言文学道路的起点来自于这样一个场景:“生活留个他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紧缩。”莫言说他总是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他的记忆与生活,便是这样一个个有声音、有气味、有颜色的画面。正由于此,当莫言脑海里不断翻腾火车呼啸而过与猫腔如怨如诉的声音之时,便有了这部向历史与传统致敬的《檀香刑》。火车和猫腔——这两种与莫言的青少年时期交织在一起的声音,由最初种在作者心田的两颗种子,终于发育成了参天大树。《檀香刑》的故事主体来源于高密东北乡的孙丙抗德的传说,作者“为了适合广场化的、用耳朵的阅读,有意地使用了戏剧化的叙事手段,制造出了流畅、浅显、夸张、华丽的叙事效果”,刻意吸收了“猫腔”这一当地最有特色的民间俗艺。于是,浓郁地方气息的这类戏剧韵文充斥全篇,在文中人物以各自视角诉说时都以猫腔为引子,进行内容提要,总领全章,此外,猫腔“唱腔悲凉,尤其是旦角的唱腔,简直就是受压迫第1页共19页妇女的泣血哭诉”,分明为全文奠定了凄凉与壮美的基调,可以说,这是一部凄美的英雄史诗。而且,正文中还频繁出现押韵之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正是作者所说的,“这部小说更适合在广场上由一个声音嘶哑的人来高声朗诵”,那么下面观众必然有听说书之大悲大喜、畅快淋漓之感。接着,故事其实纷乱复杂,但莫言以眉娘、赵甲、小甲、钱丁四人视角轮流来讲述故事,这一多视角转换的叙事手法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亮点。最早知道这一叙述手法是来自大导演黑泽明的惊世之作《罗生门》,这部影片可以说非常出名,影片从从强盗、武士之妻、武士、樵夫几个角度叙述同一个凶杀事件,处于事外的观众始终不知道事件真相,这类似于一个多面的棱镜,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不同人物的性格。此后,这一叙述手法便应用的十分普遍。面对同一事件,不同的人必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在本文中,作者在大部分叙述中并没有采取一个全知全能的视角,而是以几个主要人物的叙述来一步步逼近事情背后的真相,文中即以四人在孙丙抗德这一事件上各自主观视角的差异性展开叙述,这体现在主观行为上,则是孙媚娘不择手段地救父孙丙,赵甲衷心于完成檀香刑这一自认为的伟业,小甲的唯父是从,县令钱丁则最为复杂,一面深爱眉娘,同时关爱百姓,心里不想抓住她的父亲,而且还能为民请命;但另一方面又迫于上司的压力与对官位升迁的迷恋,又必须抓住孙丙,这二者的矛盾始终在后者心理冲撞,一开始放走孙丙,但是后来还是迫于朝廷与德国方面压力,抓住孙丙,并协助孙甲完成檀香刑。这样,几个人物性格特征由此也凸现出来,孙眉娘的热烈、坚定与执着,赵甲之狡猾、阴险与精悍,小甲的懦弱无能,但最后舍己救父也显示其孝的一面,而对县令钱丁来说,痴情、正直爱民是其善良的一面,但另一面却是利欲熏心,唯命是从,怯懦,可见多方面的冲突,造成了后者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最后他刺死孙丙,阻止了檀香刑的阴谋,可看作是其人性从利欲中的复归,也是“超我”对“本我”的征服。当然,孙丙作为文中故事的最主要人物,性情耿直好爽,才情卓绝,猫腔技艺无与伦比,妻儿死后,入义和团带领村民第2页共19页抗击德国,可谓英勇无畏,执着至死方休,但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