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李清照风起了叶落了心碎了愁……学习目标:1、体会李清照词中的“愁”绪2、叠字的使用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今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李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擅用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后人有《漱玉词》辑本。如梦令两首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地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浓愁、哀愁--沉哀凄苦闲愁、离愁--清丽婉转写“愁”用的手法:用形象的事物来比愁,可触、可视、可感,从而能引起共鸣用意象来渲染愁绪,多个意象共同构成抒发愁思的意境李清照词中写愁的名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闻说又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作特色:1、以抒情见长,情景交融2、层层铺叙,线索分明3、大量运用双声叠韵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苦难不停地擦拭着艺术的灵魂,在生命空间受到的伤害和疼痛,在艺术的空间都会给予几倍的补偿和酬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这些苦难经历像重物压在李清照艺术生命的弹簧上,只要不令弹簧承受不了,那么,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史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女词人李清照了。作业:用形象化的语言描写你所经历的一段愁或喜。要求:1、体裁不限,可韵文可散文,也可填词作诗。2、要写真情实感,不得无病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