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结通过培训,提升了本站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管理重要性的思想认识,有力地促进了全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管理水平的提高。XX县区联盟社区卫生服务站2010年11月03日2010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并结合本社区感染管理工作实际,特制订2010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如下: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完善,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要求开展工作。1、制定本社区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计划,并在工作中组织实施。(有考核、有记录)培训率应>90%,合格率>80%。2、进一步完善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规章制度,并对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3、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职责,对其履行情况进行督导。二、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监管1、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措施并指导实施。2、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3、对医院感染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4、积极开展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并将结果及时反馈。5、临床科室须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时限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医院感染病例。6、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做好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等监测。7、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第1页共12页8、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9、积极参加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三、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重点科室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制度,并认真落实、督导。1、检查验收重点科室资料,一月一通报。2、加强管理。尤其是组织、设备、质量建设进一步充实到位。启动以消毒为中心环节的消毒灭菌工作。四、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加强药物人员的自身防护,以防医院感染于未然。1、加强医务人员的预防意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力度。2、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手消毒规范,并强制管理。3、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因职业暴露而受感染。总之,在卫生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重点抓医院感染管理中各项措施的临床落实,依法管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防医院感染于未然。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一、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第2页共12页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二、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呼吸系统一、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说明: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⑴发热。⑵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⑶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