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卫生执法监督大队工作计划2014年,我队将紧紧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维护全县人民健康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县委、县政府2014年加强城市管理工作要求,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日常监督,有效维护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秩序,进一步强化执法为民、护卫健康意识,全面提升卫生执法监督能力和水平。一、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建设。(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业务和思想素质。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法,采取大队培训、股室培训、个人自学等方式强化交流学习,不断提高执法水平。采取案例点评、优秀案例评选、执法论坛、执法演练、法律知识水平测试等多样且贴近执法实际的培训形式,以依法行政能力为培训重点,兼顾综合素质培养,努力提高队伍综合能力。(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分工协作、相互制约的公正执法体制。以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为着力点,狠抓规范管理和责任落实,强化对执法人员和执法行为的监督。明确股室和个人岗位职责,深化查处分离机制,以制度管人,保证单位工作秩序有效开展。加强着装风纪、工作纪律、考勤制度、学习制度建设,大力推行政务、财务公开,实现单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三)完善目标考核方案,进一步提高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根据工作职能,在具体工作分析的基础之上,建立并落实考核标准清晰、主客观兼顾、绩效指标科学、考核内容完整的个人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加强稽查督导,狠抓工作落实,健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考核指标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内部约束机制。二、规范审批行为,严把许可质量。严格按照“提高办事效率、热情服务群众”的要求,做好服务项目的审批工作。对办理卫生许可的人员,严格审查所提供的资料(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报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考试合格等资料),资料符合要求的即第1页共4页时办结,资料不符合要求的一次性告知,不予许可的提出不予许可理由,发出不予许可意见书。对办理健康证明的人员,实行医疗机构定点体检(县疾控中心、县中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重点审查体检表是否有漏检项、医师是否签名、检查单位是否下结论等,凡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办理“健康合格证明”。同时,及时做好资料的整理归档、信息录入工作,做到一户一档,做到建档率100%。三、强化日常监督,突出工作重点。(一)按照统一规化,整合资源原则,依托乡镇公共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协管制度。一是掌握目前各卫生院协管员构成及联系方式,做好人事变动后的协管员调整;二是加强卫生协管业务指导,提高卫生协管员业务能力,使协管工作落到实处;三是继续完善卫生监督协管目标考核细则,每季度开展1次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督查指导,每季度召开1次中心卫生院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例会。(二)按照县委、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强县城XX县区医疗卫生机构、小理发(美容)店、小旅馆市容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一是对县城所有医疗卫生机构辖区内外环境卫生、秩序、亮化、绿化及车辆停放进行检查督促;二是对XX县区医疗机构(含个体诊所)执业情况及医疗废物管理进行检查,查处违法行为;三是加强对XX县区小理发(美容)店、小旅店的监督检查;四是加强对XX县区从事夜市烧烤、卤菜等经营人员健康证明的办理工作。(三)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医疗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秩序。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对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行为;二是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严厉打击游医、巫医等非法行医行为;三是组织镇(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全面提升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四是严把医疗机构年度审验关,规范医疗机构按时年审行为,12月上旬前完成本年度医疗机构年审校验工作;五是建立好各医疗机构的行政审批、日常监督、行政处罚档案,完善医疗机构信息。具体监督频率。乡镇卫生院、诊所监督检查不少于1次/年,第2页共4页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监督检查不少于2次/年,私立医院、县级医疗机构监督检查不少于4次/年。(四)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