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第5知识块第5讲数列的综合应用课件 北师大版 课件VIP免费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第5知识块第5讲数列的综合应用课件 北师大版 课件_第1页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第5知识块第5讲数列的综合应用课件 北师大版 课件_第2页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第5知识块第5讲数列的综合应用课件 北师大版 课件_第3页
【考纲下载】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相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第5讲数列的综合应用1.数列应用问题的常见模型(1)等差模型:一般地,如果增加(或减少)的量有一个固定的具体量时,该模型是等差模型,增加(或减少)的量就是公差,其一般形式是:an+1-an=d(常数).(2)等比模型:一般地,如果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是一个固定的数时,该模型是等比模型.(3)混合模型:在一个问题中,同时涉及到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模型.(4)生长模型:如果某一个量,每一期以一个固定的百分数增加(或减少),同时又以一个固定的具体量增加(或减少)时,我们称该模型为生长模型.如分期付款问题,树木的生长与砍伐问题等.(5)递推模型:如果容易找到该数列任意一项an与它的前一项an-1(或前几项)间的递推关系式,那么我们可以用递推关系的知识求解问题.2.数列与其他分支的知识的综合应用(1)主要为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解析几何、极限等知识的综合.(2)解此类综合题,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分析出涉及哪些数学分支内容,在每个分支中各是什么问题;其次,要精心分解,把整个大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题或“步骤”,使它们成为在各自分支中的基本问题;最后,分别求解这些小题或步骤,从而得到整个问题的结论.1.(2009·四川卷)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不为零,首项a1=1,a2是a1和a5的等比中项,则数列{an}的前10项之和是()A.90B.100C.145D.190解析: =a1·a5,∴(a1+d)2=a1(a1+4d).∴d2=2a1d,而d≠0,∴d=2a1=2.S10=10×1+×2=100.答案:B2.(2009·江西卷)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4是a3与a7的等比中项,S8=32,则S10等于()A.18B.24C.60D.90解析:由题意可知S10=10×(-3)+×2=60.答案:C3.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下图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则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的块数是()A.4n+2B.4n-2C.2n+4D.3n+3解析:白色地面砖的块数为等差数列,首项为6,公差为4,即得通项为4n+2.答案:A4.一张厚度为0.1mm的矩形纸,每次将此纸沿对边中点连线对折,一共折叠20次(假定这样的折叠是可以完成的),这样折叠后纸的总厚度h1与一座塔的高度h2=100m的大小关系为h1________h2.解析:设厚度构成数列{an},则a1=0.1,a2=0.2,a3=0.4,…,a21=0.1·220,即{an}为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而220>1000000,∴h1>h2.答案:>对于同一个数列,某些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成为等比数列,另一些项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等差数列,寻找这个数列项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例1】设{an}是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S3=7,且a1+3,3a2,a3+4构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an}的通项;(2)令bn=lna3n+1,n=1,2,…,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思维点拨:设出等比数列,从等差数列建立方程,再判定{bn}的特征.解:(1)由已知得解得a2=2.设数列{an}的公比为q,由a2=2,可得a1=,a3=2q,又S3=7,可知+2+2q=7,即2q2-5q+2=0.解得q1=2,q2=由题意得q>1,∴q=2.∴a1=1.故数列{an}的通项为an=2n-1(n∈N*).(2)由于bn=lna3n+1,n=1,2,…,由(1)得a3n+1=23n,∴bn=ln23n=3nln2,又bn+1-bn=3ln2,∴{bn}是等差数列.∴Tn=b1+b2+…+bn=故Tn=ln2,n=1,2,….变式1:设{an}是等差数列,{bn}是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a1=b1=1,a3+b5=21,a5+b3=13.求{an},{bn}的通项公式.解:设{an}的公差为d,{bn}的公比为q,依题意有q>0且解得d=2,q=2,∴an=1+(n-1)d=2n-1,bn=qn-1=2n-1.【例2】在一次人才招聘会上,有A,B两家公司分别开出它们的工资标准:A公司许诺第一年月工资数为15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比上一年月工资增加230元;B公司许诺第一年月工资数为20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在上一年的月工资基础上递增5%,设某人年初被A,B两家公司同时录取,试问:(1)若该人分别在A公司或B公司连续工作n年,则他在第n年的月工资收入分别是多少?(2)该人打算连续在一家公司工作10年,仅从工资收入总量较多作为应聘的标准(不计其他因素),该人应该选择哪家公司,为什么?(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慧源书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