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培训班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原子发射光谱是由电热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跃迁产生的,线光谱的形成原因是原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2.发射光谱分析中各元素的谱线强度与光源的温度关系是各元素具有其最佳温度,当光源温度为一定时,其元素的原子发射谱线强度与原子浓度成正比。3.将试样进行发射光谱分析的过程有:A。激发B复合光的分解C跃迁D检测E蒸发按先后次序排列应为:EACB-D4.1926年的内标法的出现,使光谱分析能够进行定量分析。5.目前看谱镜中常用的色散元件有棱镜、光栅。6.实际看谱分析时,从光栏中看到的有线光谱,带光谱和连续光谱。7.看谱分析最好在绿色区进行,因为该色区对人眼灵敏度最高。8看谱半定量分析适合元素低浓度分析,看谱分析误差时10%——20%9.看谱分析中所用的看见光波长范围是390——700nm.10.钢10CrMo910,相当于中国材料号12Cr2Mo,其中Cr、Mo平均含量分别为Cr2.25%、Mo1%。二、选择题:1.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常采用内标法,其目的是为了A.提高灵敏度B.提高准确度C.减少化学干扰D.减少背景2.在下述那种情况下应选用原子发射光谱法而不选用其他方法检测。A.汽油中的铅B.煤中的钠C.小麦中的硒D.高纯金属中的杂质元素.3.看谱分析最好选择在人眼灵敏度高绿色区进行,该色区波长范围是A.440—470nmB.495—581nmC.470—600nmD.500—650nm4.原子或离子外层电子跃迁,辐射出的谱线是A.连续的线连续的线光谱B.不连续的线光谱C.带光谱D.连续光谱5.看谱分析难熔元素时,需要A.预燃及燃弧时间要短B..预燃时间短,燃弧时间长C..预燃及燃弧时间要长D.预燃时间长,燃弧时间短三、是非题1.看谱分析能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2.原子中每个轨道上能级的能值都是确定的。正常情况下电子总是在能级最低的轨道上运行,这时的原子状态称作基态√3.原子是元素的具体存在,是体现元素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性质不会发生变化。√4.激发态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外层电子要跃迁回低能级,并发射出光能。√5.原子或离子外层电子跃迁,发射出的线光谱是连续的。×6.元素谱线出现的难易取决于激发电位,而与电离电位无关。×7.定性分析时选取高灵敏度分析线是为了防止漏测低能量元素。√8.在分析有色金属时使用铁电极是为了引入丰富的铁谱线。√9.试样中某元素含量越高,则看谱分析该元素时进行半定量越准确。×10.元素中原子在激发(电弧、火花)状态下,每种元素的原子发出自己特有的光谱。根据产生谱线的波长可以决定纲中含有那些元素。√四、问答题:1.简述原子发射光谱产生的过程答:原子发射光谱是以电能或火焰作用于气态原子的外层电子,当原子外层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后,就会使外层电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激发态)。原子外层电子处于激发态时是不稳定的,它的寿命小于10--8秒。当它从高能级回到低能级时,就要释放出多余的能量。此能量以光的形式发射,通常发射出紫外光或可见光,即为原子发射光谱。2.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主要部件是什么?答: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主要部件可分为:i.光源光源具有使试样蒸发、解离、原子化和激发、跃迁产生光辐射的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光源有直流电弧、交流电弧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等。ii.分光元件有棱镜和光栅。iii.检测器多位光电倍增管。3.什么叫看谱分析?答:看谱分析是由于光源的作用,激发产生的谱线经过棱镜或光栅进行分光,然后由人眼进行鉴别的过程。4.看谱分析的分析误差可能性?答:1.激发部位不对2.电极污染3.试件表面没处理。4.分析条件与分光标志的条件不符5.引燃时间太短6.强光直射。7.第三元素存在引起的干扰。5.看谱分析法的优缺点。优点:1.快速方便,容易掌握。2.设备简单。3灵敏度高。4应用范围广5.对样的破坏小。6能同时测出多个元素,分析速度快。7排污少,费用省。缺点:1材料不均匀时代表性差2人眼误差3受环境条件影响大。6.罗马金公式的物理意义?答:I=acb。a为常数b为指数c百分含量a当试样中元素浓度低时,b≈1,I=ac元素浓度与谱线强度成正比适合半定量。b.当元素浓度高时,0<b<I.I=abc曲线AB没有自吸。元素浓度C与I不成正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