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光纤接续第一节:光纤接续工艺光纤接续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光纤的固定接续(俗称死接头),活动连接(俗称活接头)。活动连接一般是在机房内进行连接,利用光法兰盘把带有连接头的光纤进行连接,该方法灵活方便,操作简单,我们主要是讲光纤的固定接续。光纤固定接续是光缆线路施工中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其接续方法有熔接法和非熔接法两种。目前,光纤的固定接续大都采用熔接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光纤的连接损耗低,安全可靠,受外界影响小,最大的缺点是需要价格昂贵的熔接设备。接续操作过程一般分为:剥除光纤覆层、光纤端面处理、光纤熔接、光纤接头保护、余纤的盘留等。1、剥除光纤涂覆层:利用涂覆剥除器(MILLER钳)剥除光纤涂覆层约30~40mm左右,然后用浸有无水酒精的清洁纸或纱布檫拭光纤表面,直至檫得发出“吱吱”的响声为止。在剥除中应注意用力要适中均匀,用力过大会损伤纤芯或切断用纤,用力小了光纤护层剥不下来。2、光纤端面处理:这是光纤接续处理技术的关键,端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接续的质量。光纤切割是利用石英玻璃的脆性来达到光纤切断面的光滑,无毛刺。如果操作不当,将会出现光纤断面倾斜、有缺口、有毛刺或纤芯损伤等现象。造成接续不良。纤芯切断长度根据熔接机的限制或热缩管的长度来确定,一般为16±0.5mm。3、光纤熔接:将制做好的端面的光纤放置在熔接机的V型槽中,接下熔接机的“SET”键,即可完成整个熔接过种(其中包括调间隔、调焦、清灰、端面检查、对纤芯、熔接、检查及推定损耗等动作),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端面与任何地方接触,保持纤芯干净。4、光纤接头保护:主要是增加接头处的抗拉、抗弯曲的强度。将套有热缩套管的纤芯轻轻地移到熔接部位(熔接之前,将保护管预先放入光纤的某一端),熔接部位一定要在保护管的中心,并将保护管放入熔接机的加热器中,用左侧的光纤轻轻下压,使左侧光纤钳合上。再轻轻地压下右侧光纤,使右侧光纤合上,然后关闭加热器盖。接下“HEAT”键,面板上的红灯亮,此时加热器开始加热,直至保护套管端部完全收缩为止。同时应注意确保光纤被覆部位的清洁,保持光纤笔直,不要扭曲光纤熔接部位。如果收缩不均匀,可延长加热时间,如果加热时产生气泡,可降低加热温度。5、余纤的盘留:为了保证光纤的接续质量和有利于今后接头的维修,光纤都要在接头的两边留有一定长度的余纤,一般用于盘纤,接续的余纤长度应大于1米。不同的光缆接续盒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大致的方法都是将余纤盘绕在接续盒的托盘上,尽量地盘大圈,一般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3.5cm。二、光缆接续光缆接续一般是指光缆护套的接续和光纤的接续在接续前一般应检查光纤芯数、结构程式等是否一致。通常整个光缆的接续按以下步骤进行:1、开剥光缆,剥除光缆护套(使用工具:光缆开剥刀或横纵向开剥刀)。2、清洗、去除光缆内的填充物和油膏。3、光缆和加强芯的固定。4、光纤的接续。5、光纤接头的保护。6、光纤余纤的盘留处理。7接续盒的封装。8、清理现场。9,机房测试并存盘(OTDR)。第二节:光缆成端及分支引接一、光缆成端光缆线路到达端局、中继站需与光端机或中继器相连接,通常采用光缆终端局进行成端,根据光缆终端盒的不同,其成端的方法也不相同,接续过程大致与光缆接续相同,其不同之处是光缆与尾纤相连接,而不是光缆与光缆的连接。在接续前应将尾纤逐一编号,与光缆线路和光端站一一对应,以免造成纤芯混乱。将成端后的尾纤连接头应按要求插入光分配(ODF)架的连接插座内,暂进不插入的连接头应按要求盖上保护帽,以免损伤和灰尘堵塞连接头,造成连接损耗增大或不通。二、光缆的分支引接目前,为了使干线光缆与城区网络连接都能构成网络,在光缆干线上都给各用户单位留有分支点,各引接任务已基本完成,其引接接续过程与光缆接续大致相同,但在分支引接前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被分支的光纤应与机房资料一致,作业前应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打开接头盒后应与机房取得联系,确认被引接的光纤后,方可作业,并做好登记;三是在作业时应保持其它光纤不动,同时应做好相应的保护;四是在原接头盒的基础上作业,动作不能过大,以免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