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电池方阵光伏发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重点太阳电池方阵光伏发电工程,主要包括电站场区场地平整、主干道工程;支架基础、电池组件的土建安装工程、预埋件、接地系统(埋入部分)制作、安装;逆变器、箱变器、配电室、开关站土建、电气二次系统及接地系统工程;会线、支架、组件安装;电站接地及避雷系统;给水、消防、报警系统等。为了提高施工质量,预防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质量通病,特整理施工过程中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重点如下:一、支架基础(基础灌注桩)1、测量放线:进场前首先进行场地测量,定位各个坐标点,以1MWP方阵为单位定位场地标高,为以后减少各光伏板方阵落差打好基础;放线时做好标记,将本单位最高点及最低点的坐标定位。质量控制重点主要是标识清晰,定位准确。2、桩身开槽:桩身开槽前首先考察施工区域的土质状况,确定好施工方案,一般含沙量大土质松散的土质采用二次成型方式进行钻孔,开槽深度=桩身高度—桩基露出地表高度,机械钻孔成型后采用人工清孔方式,清除坑底浮土,防止成型后桩基下沉。质量控制重点主要是孔深符合图纸要求,坑底干净无浮土、无异物,孔壁无塌方。3、钢筋笼绑扎:按图纸技术要求进行材料下料及制作,质量控制重点主要是主筋下料尺寸及箍筋间距在公差范围内,箍筋绑扎牢固,主筋分布均匀,主筋两端平齐。4、灌注桩浇筑施工:4.1、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进行基槽验收,轴线、基坑尺寸、基底标高,钢筋笼质量及定位基准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合格后方可施工。质量控制重点主要是混凝土强度达到图纸要求,混凝土坍落度符合技术要求,孔深符合图纸要求,孔深公差±10mm,钢筋笼在运输过程中无变形,基坑验槽后应立即浇筑垫层混凝土。4.2、一般设置两个定位基准线,一个为水平定位基准线,一个为立面垂直定位基准线,水平定位基准线保证方阵内基础上平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垂直定位基准线保证方阵内基础桩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就保证了基础灌注桩的水平高度和桩身间距在要求的误差范围内。相邻两个方阵落差不能过大,落差要考虑日光的最小照射倾角。质量控制重点主要是定位线尺寸准确,方阵内定位线尺寸公差±1mm,相邻两个方阵之间最大落差小于80mm。4.3、钢筋笼首先放置在孔底,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与地面平齐时停止浇筑,将钢筋笼按图纸要求的保护层提起一定高度后进行振捣。质量控制重点主要是保证钢筋笼上下均有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振捣良好。4.4、放置模具,按两个定位基准线来调整模具的位置,调整好后浇筑混凝土并振捣。保证模具与地面垂直无倾斜现象,模具上面在本方阵均在一个水平面上,高度尺寸公差±3mm,桩身间距横向及纵向尺寸公差均为±3mm,混凝土振捣良好。4.5、放入预埋螺栓,调整好螺栓间距及螺栓外露高度,调整好后桩身上表面抹平。质量控制重点主要是螺栓间距,一个灌注桩上的两个螺栓间距尺寸公差±2mm,灌注桩间螺栓间距尺寸公差±3mm,对角线尺寸公差±5mm,螺栓外露高度尺寸公差±5mm,螺栓垂直无倾斜现象,预埋件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4.6、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浇筑成型24小时后拆模,进行混凝土养护,外表套好塑料袋,地表培土。质量控制重点主要是保证防护密封,混凝土无外露,在同一支架基础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超过2小时,则应按照施工缝处理;顶部预埋件与钢支架连接前,基础混凝土养护应达到100%强度。4.7、⑴支架基础的轴线及标高偏差应符合表4.7-1的规定:表4.7-1支架基础的轴线及标高偏差工程名称允许偏差同组支架基础之间基础顶标高偏差≤±2mm基础轴线偏差≤5mm方阵内基础之间(东西方向、相同标高)基础顶标高偏差≤±5mm基础轴线偏差≤10mm方阵内基础之间(南北方向、相同标高)基础顶标高偏差≤±10mm基础轴线偏差≤10mm⑵支架基础尺寸及垂直度偏差应符合表4.7-2的规定:表4.7-2支架基础尺寸及垂直度允许偏差工程名称允许偏差mm/全长基础垂直度偏差≤5mm基础截面尺寸偏差≤10mm⑶支架基础预埋螺栓偏差应符合表4.7-3的规定:表4.7-3支架基础预埋螺栓偏差工程名称允许偏差同组支架的预埋螺栓顶面标高偏差≤10mm位置偏差≤2mm方阵内支架基础预埋螺栓(相同基础标高)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