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宇宙的未来ZZmm“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此之前发生过什么?宇宙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史蒂芬·霍金“即便把我关在果壳里,仍然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轮椅上的传奇科学家江泽民会见霍金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正是逝世于300年前的同一天。霍金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即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这时被诊断患了“卢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瘫痪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霍金正是在这种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霍金在剑桥大学任牛顿曾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之职,他的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不仅震动了自然科学界,并且对哲学和宗教也有深远影响。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目标是解决从牛顿以来一直困扰人类的“第一推力”问题。他的宇宙模型是一个封闭的无边界的有限的四维时空,宇宙的演化完全取决于物理定律。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的基本思想可以不用数学来陈述,而且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也能理解。他曾在通俗演讲里,生动地向听众解释“利用光速,从‘黑洞’进去,从‘白洞’到宇宙另一区域去作时空旅行”的设计,是有趣的科学幻想,而现实却是难以做到的简明道理。经过数年的辛勤写作和修改,于1988年4月正式出版宇宙论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书中引导读者遨游外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大统一理论、“带味”粒子和“自旋”的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进行探索。《时间简史》,已用33种文字发行了550万册,如今在西方,自称受过教育的人若没有读过这本书,会被人看不起。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他之所以能支持到今天并取得卓越成就,最主要的是他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极其坚强的意志。霍金的一生,是人类意志力的记录,是科学精神创造的奇迹。在中文里,“宇”是“上下四方”的意思,表示空间;“宙”是“古往今来”的意思,表示时间。宇宙的历史,就是空间在时间上发展的过程,斯蒂芬·霍金以时间为序,研究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诞生、发展,以及它将来可能的状况,因此,他把自己的书称作《时间简史》,实际上就是《宇宙简史》。本文重点是谈作者对宇宙的未来作出的科学预言,阅读时要准确地筛选出这些预言的观点和支撑这些观点的材料。同时,还应该体会这篇讲演在语言上的幽默特点。本文重点阅读文章·赏析归纳(1-6)先表明预言宇宙的信心1.这部分先说明什么?2.这篇讲演的主题是预言宇宙的未来,为什么开篇(1-5)先罗列了一些巫师们预言屡屡失败的尴尬的事件?通过对比说明巫师们的预言缺乏科学根据,只是一些模棱两可的判断,而真正的技巧在于解释。这与科学家的预言有很大的区别。2.作者认为,科学家预言宇宙的未来,必须摆脱哪些思想局限?分析阻碍预言的东西1.这部分说明什么情况?阅读文章·赏析归纳(7-11)思想局限有四个方面1我们只了解正常情况下物体的科学定律,不知道制约在极端条件下的精确定律,故不能预言宇宙的未来。(7-8)2我们受到时间尺度的制约,故不能预言宇宙的未来。(9)43我们毁坏和消灭环境能力的增长比利用这种能力的智慧的增长快得多,故不能预言宇宙的未来。(10)我们不能肯定星球在轨道上的微小扰动长期积累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故不能预言宇宙的未来。(11)作者认为科学家可以预言宇宙的未来的根据是什么?指出可预言的科学依据阅读文章·赏析归纳(12-13)1.这部分是写什么的?1.我们观察到的从外空间各个方向来的微波幅射背景的温度极其接近,这表明宇宙的膨胀是平滑而非混沌的。(12)2.我们根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以及其所属的星系中的地位,推断出任何其他星系的任何背景亦相同,故可确定在大尺度下宇宙的行为是简单的,可以预言。(13)2.作者是如何描绘宇宙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