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精会神抓党建齐心协力创新业的报告XX县区地处XX市中心区域,是著名侨乡、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区现有国土面积53.37平方公里,人口26.7万人,辖开元、鲤中、海滨、临江、江南、浮桥六个街道办事处和江南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管委会。全区现有党组织375个,党员6915名。在开展新一轮创建全省党建工作先进区活动中,区委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区情,抢抓机遇,齐心协力谋发展,走出一条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党建新路子,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迈上良性运作的快车道。2001年提前一年实现“五年重造一个鲤城”的经济发展目标,2002年全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0亿元,财政总收入5.3亿元,全区城市居民人均收入11364元,农民人均收入6349元,居全省首位。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武术之乡、全国造林绿化百XX县区(市、区)、全国儿童工作先进区、全国“爱心献功臣”先进XX县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以及几十个省级荣誉称号。一、紧扣中心,找准结合点,增强党建工作对发展的推动力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把党建设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要求党建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2002年底,区第五次党代会实现了新老班子的顺利交替。新一届区委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经济建设的保证和促进作用。努力寻找党建工作与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最佳契合点,协调各方,统揽全局,明确目标,加快发展,提出了从经济实力、城市建成区面积“五年再造一个鲤城”和“两个率先”(即2003年在全市率先实现宽裕型小康,20XX年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与基本任务;确定了“城市跨江发展、大经贸、科教强区”三大发展战略、“工业立区、商贸兴区、旅游旺区、环境活区、科教强区”的工作思第1页共6页路、江南XX县区“三化三转变”(即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农业向工业的转变、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农村向城市的转变)的工作方针和“三区并举、八城共建”(即经济强区、教育强区、科技强区,全国文明城、卫生城、科技先进城、文化城、旅游城、环保城、园林城、双拥模范城)的社会发展目标,为鲤城新一轮创业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换届以来,区委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负重拼搏,精心做好“经济结构调整、经营城市、外向带动、可持续发展”四篇文章,组织实施“经济发展增后劲、科教先行、XX县区建设、宽裕型小康、环境优化”五大工程。举全区之力,建江南XX县区,加紧加快鲤城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江南XX县区建设全面启动,三次产业良性互动,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社会事业蒸蒸日上,党的建设充满活力。二、适应形势,把握根本点,增强思想理论的导航力脑子左右步子,思路决定招数。区委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党建工作的首位,发挥思想政治建设的导航作用,不断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向纵深发展。组织开展了“学好十六大,加快新发展”学习教育月活动,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鲤城新发展;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保持党的先进性,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执政为民,加强作风建设”等四个专题开展学习讨论,区五套班子领导带头分别深入到所分管的部门进行十六大精神的宣讲,在全区掀起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同时,围绕激发热情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做好“两个转变”,即:由单纯说教型向引导激发型转变,充分利用党支部、党小组等不同层次的民主生活会和政务公开栏、征求意见书等形式,给干部创造说话的机会,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由单纯制度约束型向情感教育型转变,注重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综合运用理念、情感,增强教育效果,让大家心情舒畅地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严爱相济、情理交融中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巧借载体,夯实着力点,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增强党建工作活力,必须激活基层组织细胞,着力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