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室工作检查制度及细则警务室工作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直接反映学校管理水平和对外形象,安保人员应充分认识安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岗位特殊性,以学校大局和整体工作为重,树立岗位荣誉感,认真负责、忠于职守,服从学校管理,听取意见、改进工作,接受学校日常检查和工作考核。为进一步加强警务室管理,促进安保工作,特制定本制度。一、成立警务室管理工作小组,孔令海校长任组长,徐杰校长、谭金钊书记任副组长,成员有桂永、郜相臣、苗伟、何清凯、王开迎、马静、于锋,由桂永负责检查召集和数据统计。二、工作小组每周对警务室检查三次,每次检查参加成员不少于5人。三、检查打分采用减分制,警务室人员每人每学期基础分为100分。四、工作小组现场不记名打分,取平均值,打分结果每周统计一次,学期末汇总。五、检查情况不定期向警卫室人员反馈,以改进工作。六、每学期检查成绩折算一定比例计入年度考核中日常考核项。七、打分细则:1、缺岗减5分(因去厕所等必需事项离开并于15分钟内返回的不减分)。2、不穿制服上衣的每人减2分;制服为套装的,只穿上衣服减1分。3、酒后上岗减5分;工作期间饮酒减10分,吃瓜子等零食减2分。4、容留闲杂人员闲聊的当班人员每人减1分;容留其他人员在警务室饮酒、就餐的当班人员每人减2分。校内外其他人员因事必须在警务室等候的,不减分。5、上课时间不及时关闭校门,每人减2分;6、不按要求填写各种记录,出入校门管理不负责任,每人第1页共7页减1~3分。造成严重后果的另由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酌情处理。7、警务室内卫生差、物品摆放杂乱的,每人减1~2分;警务室前以西墙为界至南墙卫生差的每人减1~2分;内外窗台、玻璃有明显积尘的每人减1分;器械架及器械、公示牌、制度牌等设施不洁净的每人减1分。8、警务室物品设施损坏、缺失,要及时向学校反映。因管理不善造成设施、器械损坏或丢失的,每人减1~2分。9、被镇教委或以上领导批评的,按细则标准的2倍减分。第二篇:村警务室,社区警务室,工作制度警务室工作制度1.警务公开制度。社区(驻村)民警应向辖区居民告知警务室民警的姓名和联系方法:有关警务事项的时限、质量方面的承诺;监督、举报途径;在警务室接待群众的具体时间等。2.情况通报制度。社区(驻村)民警每周至少一次向辖区居民通报本辖区发案情况。每月向辖区居民通报一次本地区治安形式和多发案件的种类,重要案情应及时通报。增强居民的防范意识。3.工作报告制度。社区(驻村)民警每半年向辖区党委、政府及村两委报告一次工作情况。4.工作情况反馈制度。社区(驻村)民警对辖区居民反映的有关问题,属职责范围内的,应于一周内将工作情况反馈居民本人;属职责范围以外的,应及时上报和通报有关部门,并告知居民本人。5.治安检查制度。社区(驻村)民警每月对警务区内的娱乐服务场所、特种行业、内部单位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隐患要及时督促整改。6.巡防工作制度。社区(驻村)民警要走村庄,深入单位和村民家中,详细登记了解实有人口、行业场所、出租房屋等情况;物建信息员,掌握工作对象和高危人群的现实表现和动态;对发案的单位、居民进行回访,征求意见和建议。7.联系制度。社区(驻村)民警每月与辖区内的机关、团第2页共7页体和企、事业单位的安全保卫部门联系一次,互通情况,了解掌握有关信息,指导搞好单位内部的安全防范工作。8.警民恳谈制度。社区(驻村)民警警民恳谈每月不少于一次,内容以了解解决辖区群众最关系、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治安问题为出发点,征求社会意见,宣传安全防范知识,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提升自身服务与管理水平。9.开门接待制度。社区(驻村)民警每周接待时间应在警务室的显著位置对外公示,并向派出所报备。公示后的接待时间必须严格遵守,如遇有特殊情况,可由辅警人员先行接待,开具(居民办事预约单),交由社区民警及时办理。第三篇:警务室考勤细则警务室考勤细则为了严肃上班纪律,培养良好工作作风,提升警务室形象,特制订本细则。一、上班1、上班时要着装整齐,一律着警服春秋装,不得随意穿着。2、准时上下班,尤其是午休后。每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