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第22课时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及其分类你见过太阳光吗?你都是如何描述阳光?一缕阳光、一束阳光……一、分散系1.定义:2.组成: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学以致用学以致用1.下列不属于分散系的是()A.盐酸B.碘酒C.胆矾D.豆汁C3.分散系的分类(1)根据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不同,将它们分为九种组合方式:分散质分散剂气液固气液固分散质分散剂实例气气液气固气气液液液固液气固液固固固空气云、雾烟灰尘泡沫、盐酸牛奶、酒精的水溶液糖水、油漆泡沫塑料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有色玻璃、合金常见的一些分散系思考与交流思考与交流2.若是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又可将它们分为三种组合方式:1nm100nm溶液(<1nm)浊液(>100nm)胶体(1~100nm)微粒直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二、胶体1.定义:2.胶体的制备:教材P26《科学探究》探究活动一:Fe(OH)3胶体的制备1.方法:取一个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直液体变为红褐色为止。Fe(OH)3胶体的制备2.反应:FeCl3+3H2OFe(OH)3+3HCl½ºÌå思考交流1.制备Fe(OH)3胶体对试剂和反应条件有什么样的要求?(1)必须选用蒸馏水加热煮沸;(2)将氯化铁的饱和溶液逐滴加入水中;(3)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后要稍微加热煮沸,不能长时间加热。学以致用学以致用2.关于制备Fe(OH)3胶体可行的是()A.向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B.向冷水中滴加饱和FeCl3然后加热煮沸C.向加热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D.向饱和FeCl3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热水C探究活动二:溶液、胶体、浊液的区别实验1: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1视频光束照射时的现象结论Fe(OH)3胶体CuSO4溶液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无光现象产生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3.丁达尔效应:(1)定义: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胶体里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注意: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一种光学性质,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2)应用: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丁达尔效应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实验2: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2视频过滤后的现象结论Fe(OH)3胶体泥水过滤前后无变化液体变澄清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可以通过滤纸,浊液的分散质不能。思考交流1.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怎样区分溶液与胶体?本质区别: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区分方法:利用丁达尔效应。4.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光学性质)(2)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3)布朗运动(动力学性质)(4)电泳现象(电学性质)胶体的胶粒在分散剂中作无规则运动。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系里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电泳。(5)胶体的聚沉Ⅰ.加电解质溶液Ⅱ.加带相反电荷的胶粒Ⅲ.加热凝聚(较长时间)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胶粒直径大于100nm),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系里析出,这个过程叫做聚沉。引起聚沉的条件:生活中胶体的聚沉现象:三角洲形成、卤水点豆腐、制作果冻等。3.下列物质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①Fe(OH)3胶体②水③豆浆④蔗糖溶液⑤FeCl3溶液⑥云、雾A.②④⑤B.④⑤C.①⑥D.①学以致用学以致用A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大小d<1nm1nm~100nm>100nm稳定性、均一性均一、稳定均一、较稳定不稳定丁达尔效应无有无透过滤纸情况通过通过不能透过半透膜情况通过不通过不通过本课小结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