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标的内容要求主要作了哪些修订(1)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删去部分内容,降低个别要求有的条目,整条被删去,如删去了“能从生活或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有的条目,删去了一半,如“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改为“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有的知识点虽然保留,但降低了要求的层次,如“理解机械效率”,修订后下调为“知道机械效率”。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原有“内容标准”68条,修订后有“内容要求”63条。总的来看,修订后的知识要求没有提高,而是向下进行了微调。(2)强化了科学探究教学其表现为:①增加了科学探究项目的条目,例如增加了“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条目。②明确提出了20个实验项目作为学生实验。这20个实验中,探究性实验有9项,它们分别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相对以往初中物理《教学大纲》规定的17个学生实验,不仅数量略有增加,而且科学探究的比例有很大的提升,原《教学大纲》中的17个学生实验,具有探究性内容的只有2个,而现在的《课程标准》中有9个。(3)在有关知识条目中强调了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对电磁感应、浮力、大气压、机械效率、电流热效应等重要知识点,修订后的《课程标准》都进一步强化了知识的应用,通过明确的行文强调知识与实践的联系。例如补充了如下陈述:“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