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仿真模拟卷(十)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燕国在历史上属于哪一类分封对象的封地()A.功臣B.姬姓贵族C.商朝旧贵族D.夏禹后代2.下列生产工具(或生产场景),按最早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应是()A.①③④②B.④①②③C.①④③②D.②④①③3.自战国至西汉时期,两种思潮历经盛衰方向相反的变化。这两种思潮是指()A.法家与道家B.法家与儒家C.墨家与兵家D.黄老与儒家4.下列选项与图中“市”的发展不符的是()A.“市”突破时空限制B.“市”有庙会集市C.“市”出现繁荣的商业街D.“市”始设专门管理机构5.下列重要的科技发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指南针(司南)的出现③火药被用于军事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②①④③6.“腹里”是内地的意思,元朝对中书省直辖地区通称“腹里”,如右图。“腹里”特指今天()A.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南部以及河南北部等B.河北、山西、辽宁以及河南北部等C.陕西、河北、安徽、山东、山西等D.西藏、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等7.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A.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在着明显的歧视B.使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D.反映出《南京条约》是一个屈辱的条约8.以下史实中,反映了自然经济瓦解的是()①1905年昆山县农户中佃农的比例为57.4%,1924年增加到77.6%②20世纪初山东省棉花大部分供应济南、青岛及外地纱厂,部分出口国外③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大布(粗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④19世纪末受印度和日本的冲击,中国失去了长期以来的世界最大茶叶生丝出口国地位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9.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认为清代学术思潮是“以复古为解放”。下列可以佐证该观点的是()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B.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C.袁世凯倡导“尊孔复古”D.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10.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A.标志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B.通过了民主革命纲领C.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D.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11.抗战期间,侵华日军曾在一份《会战指导方策》中指出:“在最短期间内做好准备,大概在5月上旬开始攻势。首先在白河以南捕捉汉水左岸之敌,接着在宜昌附近彻底消灭该河右岸之敌核心部队。”与该“指导方策”直接相关的战役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枣宜会战12.陈云说,它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具有历史转折的意义,无论给予多高的评价,在我党的历史上,都不算过分。陈云所说的这次会议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13.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和随后日本首相访华时带来的卫星通信地面站,引起了中国科学家对卫星通信的兴趣。当时周总理不无遗憾地说:“可惜的是,天上现在还没有我们中国的通信卫星!”这一遗憾被打破是在()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初14.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贵族的政治权力不断被削弱,主要表现在()①梭伦颁布“解负令”②梭伦实行“财产等级制”③伯里克利时代的“津贴发放制”④伯里克利时代的“轮值主席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有人形象地把众议院比喻为一杯热咖啡,而参议院的作用就是使这杯热咖啡冷却下来。据此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