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协会组织机构沿革及主要活动组织机构沿革及主要活动一、组织机构沿革(一)机构沿革XX县区科学技术协会始建于1956年8月。1995年8月机构改革定行政编7人。内设学会部、科学普及部、办公室。县科学技术馆为科协下属事业单位,于1977年由县科普馆改为科学技术馆,省编委正式下达事业编7人,1995年8月机构改革,保持原编制,与县科协合属办公。2001年12月21日,根据县级行政精简机构方案精神,经县研究决定,科协为群众团体,内设机构两个:普及部、学会部。人员编制:行政编6人(参照国家公务员)、领导指数2名、主席1名、副主席1名。内设机构领导指数2名,即普及部长1名,学会部长1名。行政编有:张宝林、于志平、王锋。工勤编1名:张树军。事业改革按原编制7人:王雪、杨雨新、周杰、林琳。工勤一人:丁海洋(二)领导更迭2006年9月27日经县委常委会议讨论决定,于志平同志XX县区科协副主席。20XX年9月1日行政机构改革,经县委常委会议讨论决定,任命张宝林同志为县科协主席。现科协主席张宝林副主席于志平科员王锋工勤编张树军科技馆馆长周杰专业技术人员杨雨新、周杰、林琳、王雪。工勤人员丁海洋二、主要活动(一)认真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县学习实践督导组的指导和帮助下,结合工作实际,我第1页共6页们认真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本单位工作的指针,并纳入本单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3月27日开始,通过近半年的学习实践活动,我们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努力做好各个阶段的工作,学习调研、检查分析、整改落实各项工作不断引向深入,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二)、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多措并举,广泛开展了科普工作科协是开展科普工作的主力军,是联系科技工作者与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工作,才能发挥好本职作用。1、以“科技之冬”活动为依托,努力实施了“送科技下乡”活动。(1)举办科普大集,传播科技信息。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增收致富本领,县科协举办科普大集2场,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4场,参加科普大集人数近万人。发放科技资料1万份,宣传农业、畜牧、园艺、植桑养殖等新品种65个,新技术34项,市场信息235条;展示农机、农业、养殖、猪流感防治知识和反对封建迷信等挂图12种460张,科技人员讲课20场,听课农民1,400人,参加科技咨询的专家240人次,受益农民8,400人,科技咨询82项,向农民直接发放县科协翻录的农村实用技术系列光碟40套,共计500盘。(2)开展了实用技术培训班。与组织部、原科技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共同组织30名科技人员深入到乡(镇)场、村(屯)开展了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突出了产品结构调整和发展农业产业化技术,举办了科技培训45场次,培训种植业技术20项,养殖业技术15项,加工技术14项,培训农民6,500人次,培训农协会理事长、理事100人。培训村干部281人,培训农民党员2,140人。农学会积极发挥专业学会优势,在农村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培训农民近1万人,推广农业技术、新品种84个。(3)制定了20XX-20XX年“科技之冬”活动三年规划。在第2页共6页广泛调研掌握农村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了20XX-20XX年“科技之冬”活动三年规划。预计三年之内在全县培训面达100%。其中:农村劳动力116900人次;乡、镇(场)干部职工1240人次;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种养能手2870人次;村屯党员、基层干部1680人次,使每人至少掌握1--2项实用技术。发放科普资料110800份。成立专业协会147个。(4)制定了20XX-20XX年度“科技之冬”活动实施方案。20XX-20XX年度“科技之冬”活动,从今年5月份开始,到明年8月末结束,完成三年规划的40%工作任务。即:培训农村劳动力42700人次;培训乡、镇(场)干部职工420人次;培训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种养能手1040人次;培训村屯党员、基层干部680人次。发放科普资料41600份,成立专业协会61个。2、结合“全国科普日”和“XX省科普周”,大力开展活动。今年的“全国科普日”时间为9月20日、“XX省科普活动周”时间为9月18日-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