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氟乙烷(HFC-125)合成工艺研究项目可行性报告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范文、教育、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自1974年美国科学家发现释放到大气层中的氟里昂扩散到平流层,受紫外线辐射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以来,臭氧层的保护问题已成为世界环保工作的重点。1985年国际社会签署了《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又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提出了削减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具体安排,限制生产、使用、排放CFCs物质。我国于1989年和1996年分别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并于1991年成立国家保护臭氧层领导小组,编制了《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根据目前进程,我国将于2007年6月30日停止生产ODS产品,提前二年半实现淘汰ODS目标。同时HCFC过渡替代品也将从2016年起冻结。我国ODS产品淘汰及替代的总体进度要取决于议定书要求。《蒙特利尔议定书》首要目的是淘汰ODS产品,它包括了氯氟烃(CFCs)、哈龙和四氯化碳等高臭氧损耗潜值(ODP)的ODS产品,如CFC-11、CFC-12、CFC-113、哈龙-1211和哈龙-1301等。对一些ODP值仅为CFCs10%的低ODP值氢氯氟烃(HCFCs)产品,如HCFC-22、HCFC-141b、HCFC-142b、HCFC-123和溴丙烷等,可作为过渡替代品,但也确定了淘汰时间,对发达国家的要求是2020年,对发展中国家,HCFCs最终淘汰时间为2040年。但是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在推动提前淘汰HCFCs,如美国从2003年1月1日起禁止HCFC-141b的使用和生产,欧盟在2008年1月1日HCFCs消费削减75%,生产削减65%,2010年消费削减100%;日本在2004年1月1日禁止HCFCs的生产、使用、销售和进出口。鉴于国际社会对淘汰HCFCs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将于2030年淘汰HCFCs。另一方面,鉴于全球气候变暖,1997年在日本东京的国际会议又提出了《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框架协议》,将HCFCs列为限制排放6种气体之一。这样ODS替代品发展方向不仅要考虑ODP值大小,还要考虑地球变暖潜值(GWP),最好是选择ODP为零、GWP尽可能低的化合物来作ODS替代品。我公司现有产能为5万吨/年的CFC-11、CFC-113过渡替代品HCFC-141b装置与年产2.0万吨/年的CFC-12的过渡替代品HCFC-22装置各一套,产品在市场中占较大的比例。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发展中国家HCFCs最终淘汰时间为2040年,但近年来,由于发达国家的推动,HCFCs的淘汰时间将提前至2030年。研究不再含氯的氢氟碳烃产品最终替代CFC-11、CFC-113、CFC-12等势在必行。HFC-125化学名1,1,1,3,3-五氟乙烷,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在自身压力下为无色透明液体,ODP为零。HFC-125可作制冷剂,是混合工质的重要组份,用于替代CFC-502和CFC-22;作灭火剂用于替代Halon-1211和Halon-130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国际上对氟里昂产品的限制使用,如原来广泛使用的CFC-502和CFC-22将逐步退出市场,开发新一代的替代品迅速发展。HFC-125作为新一代的发泡剂被竞相研究开发,国内最主要的厂家有:巨化、三爱富、富时特、蓝天环保等。国外有霍尼韦尔、杜邦等几大化学公司生产。据文献报道,HFC-125的合成工艺路线按原料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1、以四氯乙烯为原料气相氟化法;2、以三氯乙烯为原料气相氟化法;3、以四氟乙烯法为原料液相氟化法;目前最为普遍的是采用四氯乙烯为原料气相氟化法。优点是原料易得,工艺简单。三氯乙烯法一般用于HF-134a和HFC-125联产工艺中,流程长,产率低。四氟乙烯法路线的原料是四氟乙烯,其领储存及运输相当困难,因此路线对于没有四氟乙烯生产装置的企业来说显然是不可取的,此路线流程短,选择性相当高,一般在99.9%以上。三、项目主要研究开发内容和技术关键1、主要研究内容通过HFC-125合成工艺研究试验,验证初定的工艺路线,打通HFC-125生产流程,为万吨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工艺参数和设备选型依据。在模型设备上生产出预定质量指标的产品,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可靠性。产品的原材料单耗等经济技术指标能为市场接受。2、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