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考物理命题趋势与复习对策编者言: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应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有利于引导新课程的实施,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有利于高中学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新生。根据《教育部关于2005年理科学业考试命题指导意见》,2006年中考物理命题具有如下趋势:命题的根据2006年初中毕业生物理学科学业考试命题应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要求的程度,为确定学生是否达到初中物理学业的毕业水平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完善,有利于引导日常教学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有利于教学实践的改进,有利于高中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并实现均衡发展。命题的原则命题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来考查学生,以便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更好地教学,从而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所以命题应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1.多维性:即根据《标准》的培养目标从多方面考查学生。物理新课程的目标主要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培养目标。所以学业试题的功能也应全面体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注重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素质。2.基础性:即考查内容及要求需根据《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而定。不能任意加深难度和广度。3.时代性:即试题素材应恰当反映物理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反映物理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以及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加强试题素材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注意试题素材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认知特点的联系,注意试题积极的价值取向,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4.探究性:即试题注重让学生充分展示“探究”与“创新”的过程,注重考查学生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是否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是否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5.实践性:即试题应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即注重考查学生对物理现象和问题的观察、实验能力,独立操作技能以及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等。6.开放性:即试题应注重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使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7.科学性和规范性:注重命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水平的发挥。考查内容考试应以《标准》为依据,重点考查物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方法和价值观,以及对物理、社会和技术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与实验能力等。考查内容不应受教材内容的制约。根据《标准》的要求,物理学科学业考试的考查内容包括探究、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四部分。1.科学探究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科学探究方法和意义的理解,命题要有适当的开放性,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要结合与物理学相关的自然、生活、生产中的事实和现象等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要注重在一个物理问题情境中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中某一要素或若干要素;注重在新的物理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科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