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强化训练4201111261.下列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间信息交流是细胞膜的功能之一,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即被受体转运到突触后膜内,使后膜兴奋或抑制C.与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细胞接触传递信息,也可以通过介质传递2.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都能进行有氧呼吸B.都有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C.都能合成酶和激素D.都有以磷脂和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膜结构3.对人体而言,依靠麦芽糖作为营养时,只能口服,不能注射,原因是()A.人体内缺乏分解麦芽糖的酶B.细胞膜缺乏识别麦芽糖的糖蛋白C.麦芽糖分子量大,难以进入细胞D.麦芽糖属于非还原糖,不能氧化供能4.下表是糖类、脂肪主要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数据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类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B.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类被彻底分解时,脂肪产生的能量多C.脂肪、糖类在体内代谢的共同代谢终产物是CO2和H2OD.脂肪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5.某物质不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而且不能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该物质可能是()A.免疫球蛋白B纤维蛋白原C.解旋酶D.水解酶6.下列有关细胞叙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B.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C.中心体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酵母菌细胞不具有染色体,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7.下列生命活动和技术中,不发生膜融合的是()A.神经递质的释放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C.溶酶体清除进入细胞的颗粒物D.制备杂交瘤细胞8.下图是几种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运输速度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下列与此图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与蛋白质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③、⑥B.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⑥C.与K+进入丽藻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⑥D.与水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①、③、⑤9.在显微镜下,向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滴加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进行实验观察,则()A.只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与此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B.只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与此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大液泡、核糖体C.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现象,与此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大液泡、核糖体D.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现象,与此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大液泡10.生物体内关于ATP的描述错误的是()①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惟一能源物质②ATP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形成③ATP在细胞质基质中也能形成④ATP只能在线粒体中形成⑤ATP中A代表腺苷也就是腺嘌呤⑥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细胞呼吸A.①④⑤B.②③⑥C.④⑤⑥D.①②③11.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D.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12.下表为一项实验设计方案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对结果的解释,合理的是()第1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种类质量分数(%)CHO脂肪73~7711~12.59.0~12糖类52~587.0~8.040~45步骤操作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1加2%淀粉液2mL2mL2mL2加稀释唾液2mL2mL2mL3保温5min37℃100℃0℃4滴碘液2滴2滴2滴5记录结果淡黄色淡黄色淡黄色A.唾液淀粉酶在37℃时活性最高B.温度对酶活性影响不明显C.碘液对淀粉的显色反应不明显D.保温前酶已催化淀粉水解13.下图是测定发芽种子的呼吸类型所用装置(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并且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14.大小、长势相同的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分别置于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右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