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信息的提炼与概括七信息的提炼与概括中考的具体要求:1.能够从材料中筛选、提取主要信息,并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概括;2.能够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根据材料发表自己的意见.常考题型:1.筛选中心句;2.拟写一句话新闻、新闻标题、导语或电报稿;3.对所给材料进行高度压缩概括,根据材料给某一概念下定义等.考查形式主要是简答,一般都有字数限制.应试对策:1.在复习阶段结合近年相关考题,分类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2.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提炼主要信息和中心观点的能力;3.答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理清材料的层次,摘取材料中具有提示性或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整合或压缩.1.(2012乌鲁木齐)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今年5月14日,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套开播.它立刻成了“吃货”必看和观众热议的话题.材料二:«舌尖上的中国»中出现的美食成了网络上的搜索热词,并引发热卖.淘宝数据显示:5月14日起的一周时间,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已有400万次左右.土特产搜索量更是爆炸式增长,其中毛豆腐增长了48倍,松茸增长了两倍.成交量也倍增.材料三:«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的片段,香港大澳岛上的一位老奶奶对着照片忽然哭了.原来照片上的人是她故去的老伴,他俩做了一辈子的虾酱.材料四:观众评论:“很久没被中国的纪录片感动了!”材料五:«舌尖上的中国»和大多数美食节目不同,此片不仅重“舌尖”,更重“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我们是在表现美食,而通过美食,我们希望能看到中国的样貌,关注中国的现实生活.”鉴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产生的影响,«西部手机报»拟以此为主题,制作一期专刊.本期专刊拟分为两个板块,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为每个版块写出两个关键词.答:【解析】这道题重点考查考生从材料中筛选、提取信息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及中心,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直接从材料中摘取提示性、概括性的现成语句或用简明的语言对材料进行概括.【答案】(表现)美食,(关注)生活;(观众)热议,(淘宝)热卖2.(2012四川凉山)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答题.四川日报讯4月28日,我省目前里程最长、投资最大、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的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至此京昆高速公路在我省境内的1045公里全线贯通,打通了我省高速公路的南北进出川大通道.这是一条连接成都经济区与樊西经济区的希望之路,它打开了辐射雅安及樊西地区加强我省与云南及东盟开放合作的快车道,对于加快樊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扩大区域开放与合作、加快川西南地区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8字)答:【解析】这是一道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的题.解答此类题应关注新闻的导语,(如果是一般阅读材料,应关注开头和结尾)筛选关键信息,并用“人物(事件)+干什么(怎么样)”的形式概括,另外还要注意题目要求不能超过限定的字数.材料的第一句有关键信息“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结尾有关键信息“重要意义”,以基本形式概括即成.【答案】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意义重大(2)请你根据上则新闻内容将下面的句子加以扩写.(要求:说清楚“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的原因)美丽凉山将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扩写:【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题.通过(1)问,得到了新闻的主要内容,还要根据(2)问的要求“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的原因”筛选内容,得到最有效的信息“雅西高速通车”.【答案】示例:a.因为雅西高速公路的通车,美丽凉山将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b.美丽凉山因为雅西高速公路的通车将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3.(2012江苏苏州)根据下面三则材料,用一句话介绍苏州概况(不超过30字).材料一:苏州古称吴、吴都、吴中、东吴、吴门.现简称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25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至7000年前.材料二: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经过全境.材料三:苏州行政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