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一、单项选择题【真题1答案】B【解析】用来划分各会计期间收入和费用的原则是权责发生制原则,其他均和划分各会计期间收入和费用无关。【真题2答案】A【解析】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二、多项选择题【真题1答案】BCD【解析】资本的增减核算,一般都应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为依据,具有政策性强的特点,而债权、债务、现金、银行存款和财物增减的核算则不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为依据,不具有政策性强的特点。【真题2答案】AC【解析】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内容,这是由会计对象的定义所规定的,考生只需要牢记会计对象的含义,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真题3答案】ACD【解析】企业资产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以现行成本或清算价格计价,依据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持续经营。三、判断题【真题1答案】√【真题2答案】×【解析】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而不仅仅是一种假设,缺乏客观存在的基础。【真题3答案】√【真题4答案】√【真题5答案】×【解析】签订经济合同虽然是一项经济活动,但不能用货币来表现,因此不属于会计对象。【真题6答案】√【真题7答案】√【真题8答案】×【解析】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也不得计提秘密准备。只是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或金额可供选择时,应选择资产计价时从低、负债计价时从高。【真题9答案】×【解析】会计核算的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一、单项选择题【真题1答案】D【解析】“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科目;“预提费用”属于负债类科目;“制造费用”属于成本类科目“财务费用”属于损益类科目。【真题2答案】C【解析】资产类科目包括“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预付账款”等众多科目,“预提费用”属于负债类科目。【真题3答案】B【解析】总分类会计科目是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设置的。【真题4答案】A【解析】库存现金属于流动资产,运输设备、专利权、开办费均属于非流动资产。【真题5答案】A【解析】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是收入、费用和利润。【真题6答案】D【解析】收入是指公司、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这是收入的基本含义。【真题7答案】D【解析】费用的含义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总流出。【真题8答案】C【解析】单位的债权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等,而应付和预收款、短期借款、债券则属于债务。【真题9答案】C【解析】资本的定义是投资者为开展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真题10答案】C【解析】生产成本是企业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发生的费用,与一定数量的产品相联系,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和销售费用虽然也都是费用,但是却与一定数量的产品没有直接的联系。二、多项选择题【真题1答案】BC【解析】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为:合法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真题2答案】BC【解析】吸收投资者资本时可能做的分录是: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也可能贷记“资本公积”科目。【真题3答案】ABD【解析】待处理财产损溢属于资产类科目,不属于所有者权益类项目。【真题4答案】ABCD【解析】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股本和资本公积均属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真题5答案】CD【解析】企业取得长期借款时,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长期借款”。【真题6答案】ABC【解析】“长期借款”的贷方登记借入长期借款的本金、利息、汇兑损失等。【真题7答案】ABCD【解析】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长期借款,所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汇兑差额以及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辅助费用,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之后发生的,应在发生当期确认为财务费用。【真题8答案】ABC【解析】利息分月支付时,应在实际支付利息时计入当期损益。【真题9答案】ABC【解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真题10答案】ABCD...